2019年7月27日 星期六

問題解決作為校訂必修

主要希望學生能夠接觸「解決複雜問題的工具」的基本概念。
因為只有兩學分,所以只有也只能設定有基本概念而已。

這堂課叫做Problem Solving
關注的是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會有一些問題在很多人努力之下,仍然存在,甚至越滾越大。
不一定像氣候變遷、污染與能源、正義與歧視、貧窮與浪費這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明定的大問題。
其實像是個人時間管理、學習、情緒管理、與家人的關係都算在內。

要知道「複雜問題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即使連大人都竭力合作以後,這些問題仍然存在。所以這堂課的重點並不是「把問題解決」。

如果這堂課可以讓這些問題被解決,那我想我也不應該只領老師的薪水。

這堂課的重點在讓小朋友有下面的概念就好。
帶著這幾個概念,未來才有機會跳脫徒勞無功的循環。


  • 如果我們非常努力嘗試,問題還是存在,那麼應該花時間的並不是做更多的嘗試,而是應該把時間花在找出我們忽略的因素。
  • 如果我們不是問題的一部分,那麼我們就不會是解答的一部分。意思是通常我們就是讓我們自己面臨困境的主因。這個「我們」可以是真的我們自己,也可以是我們所在的群體。例如人際相處的問題中,「我」這個個體一定是造成「我」面臨困境的原因之一。而教育現場,「我們老師」一定也是造成「我們老師」面臨困境的原因之一。
  • 當我們找到問題時,解決問題表面並不會有用,必須花時間研究找出問題深層的成因。要不斷找證據檢查自己找到的成因是不是最有可能,這個時間花得再多也值得。
  • 不要設計解決問題表象的方案,要針對深層的成因思考。這個過程與前面一樣,必須挑戰自己破框思考。因此,困境並不是問題本身,而是看見並跳出自己思考的侷限。
  • 沒有最好的解方,只有在各種條件限制下最有效的解方。因此要不斷實際測試自己想法,不要等做出自己滿意的成品時才測試,因為很可能一開始就錯了。不斷測試必鞥不是單純的推出產品(或制度、服務),而是測試自己原來的想法是否有錯。
  • 未來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是要解決複雜問題,一定要依賴團隊,所以能幫助自己的團隊更好是一個關鍵。


因此,這堂課中有四個部分

  1. 找出隱藏的因素:系統思考
  2. 找出因素背後的深層原因:設計思考
  3. 規劃與執行:專案管理
  4. 幫助自己的團隊:團隊合作與自我覺察

以下是原先的規劃


執行之後有一些修正與領悟。
後面會把三個主軸與探究實作結合,定位為行動研究。
課程資料在雲端資料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