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授權方式

創用 CC 授權條款
阿梅的生物圈一號韓中梅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montanahanbio.blogspot.tw

下載檔案請注意

這個部落格的目的

1.讓學生在需要時能有材料自學/預習/複習
2.生物教師(現在及未來的)能一起討論更棒的教學活動

所以請求檔案分享時請您寫個信告訴我您是誰囉~


感謝台中二中葉婉儀老師、台南二中李宜欣老師、平鎮高中蔣佑明老師、嘉義高中林芳妃老師、旗美高中蔡佳娟老師融入校內課程
探究實作與問題解決的全部課程紀錄列表 請點選https://reurl.cc/xEYoqZ

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高中生物課本作為科學文本的問題

目前(很久以來)的高中生物課本是大學生物科系教授或高中生物老師編寫,都是在生物領域打滾數十年的專家,因此要表達的概念絕對都是「正確」的。不過,教科書是一種標準的科學文本,科學文本的書寫是一種專門領域,不是會寫中文的人都能寫得好。

因為課本是寫給不懂這門知識的學生看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是完全依賴字句呈現的概念與邏輯,所以當科學文本中的語意邏輯不是很明確的時候,每個學生的理解就會有差異,就會有錯誤。

「所以才要老師教啊」也許有先進會如此反應。

我的想法是
1.教科書既然要作為學生的學習依據,自然要特別注意學生在閱讀上的困擾。
2.生物教科書既然定位為理科教科書,內容的精確性當然是一個基本要求。

我碰過很多文字認知很強的學生拿課本來問我,因為他們很認真地想課文要表達的概念,但就因為太認真的,所以文字造成了困擾。

拿課本給國文老師看,幾乎也是看不懂要表達的意思。不要說是文科老師,即使是給物理化學老師看,更是不懂。

只有生物老師看得懂。

不過,教科書可不是給老師看的呢。

隨便哪一個版本都有很多類似的問題, 最近隨便拿手邊一本課本來看,我耐著性子看完兩節,就找到下面十一類問題。這絕不是過於計較,教科書的內容本來就要很計較啊。
===========================

1.語意不清的用詞
    「調節」、「生理作用」
    體:個體、生物體、基因體、高基氏體、溶體、核糖體、染色體
    質:核質、染色質、基質、物質
    感應是動植物體感受內在因素外在環境的刺激,而產生生理、行為的改變或運動。

   -->「體」被用在不同尺度的具體或抽象存在,四個「質」分別有三種不同的意思,而「內在因素」是什麼意思呢?這些名詞在英文中是有比較精確的區分,但在中文裡就變成一樣了(講求精確的基因在台灣人的基因庫中真的頻率很低)


2.不同的用詞,相同的意思
    在細胞膜外側,有醣類附著於磷脂質或蛋白質
    有的內質網的表面有核糖體分佈。
     -->這裡要表現的分布位置是一樣的。
    
    核模是雙層膜的構造,其上具有許多核孔。
    細胞膜為脂雙層,其中鑲嵌著不均勻分布的蛋白質。
    -->其實這邊要表現的相對位置是一樣的

    細胞質由膠態基質、多種胞器與微小構造所組成。
    核質為核膜內的膠態物質
    -->其實這兩個名詞都在表達相同的意思。

    細胞質內具有許多功能不同的構造
    葉綠體基質含有大量的酵素。
    -->「具有」的主詞應該是具體的存在,「細胞質內」只是一個位置的指示,不可能「具有」什麼;這邊的兩個詞都只是表達「有」這個概念,但是「含有」是特別強調「包含」意思。

    ATP水解時,此過程為釋能反應。
    物質合成時的需能反應,往往與ATP分解的釋能反應偶合在一起 。
    -->這兩句話指的應該都是ATP的「水解」,而且,ATP的「分解」不是「釋能反應」


3.相同的用詞,不同的意思
    細胞質內具有許多功能不同的構造
    原核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膜和細胞質,但缺少核膜所圍成的細胞核。
    細胞壁具有保護及支持的功能﷽﷽﷽﷽﷽﷽﷽﷽﷽﷽﷽﷽﷽﷽﷽﷽﷽﷽﷽﷽﷽﷽﷽﷽﷽﷽﷽﷽﷽﷽﷽﷽﷽﷽
    植物細胞的細胞膜外具有細胞壁。
   -->這邊的四個「具有」的前後所列的名詞,有的是「there are.....」,有的是「...has...」、有的是「...contains...」的意思


   細胞是由細胞核、細胞質及細胞膜所組成
   真核細胞的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所組成,其細胞質中具有許多不同的構造。
   細胞膜主要由磷脂質排列雙層構造所組成
   細胞質由膠態基質、多種胞器與微小構造所組成
   淋巴系統由淋巴器官、淋巴管及淋巴液所組成
-->這四個組成有的是「 成分」、有的是「構造」、有的是「抽象的集合」

4.兩種以上的斷字方法
    生長是指生物體 細胞體積與數目 增加 的一種現象
    生長是指生物體 細胞體積數目增加 的一種現象
    生長是指生物體細胞 體積數目增加 的一種現象
-->應該看得出來不一樣在哪吧?

5.不明確的分類 
    細胞膜是分隔細胞內外環境的一種選擇性通透膜,可以控制物質的進出。
    異化作用,是一種分解反應。
    三磷酸腺苷是一種核苷酸。
-->請問有幾種選擇性通透膜?有幾種分解反應(意思是有不是異化作用的分解反應嗎?)
    核苷酸是有一種以上的。所以這三個「一種」的意思不太一樣。

6.主詞變換
    植物體內的導管細胞上下相通,管徑微小,如同毛細管,藉由水與管壁之間的附著力,以及水分子之間的內聚力形成連續水柱.......
-->「...藉由...」之前的主詞是「導管」,之後的主詞是完全沒有出現的「水」

7.語意邏輯有誤
    隨著個體的增長,細胞的形態、功能則漸趨成熟。
-->其實是細胞不斷的新生、成熟才導致個體增長吧?

8.主被動語態不清
    受質分解成產物的反應,稱為分解作用。
    胺基酸合成為蛋白質。
-->應該用被動語態

    蒸散是利用氣室內與大氣間的水蒸氣壓差來推動。
-->「蒸散」不會「利用」誰~~(蒸散os:我沒那麼邪惡~~~~~)

9.時序上的跳躍
    動物體藉消化作用將食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機物,再經呼吸作用將有機物分解並釋出能量形成ATP。
-->其實從「消化作用」到「呼吸作用」,不僅是從器官層次變成細胞內層次,還省略了血管吸收、運輸、細胞吸收等三個階段。

10.不對等的描述
    同化作用是細胞將小分子物質合成為大分子物質。
    異化作用是細胞內將貯存的大分子轉變成小分子。
-->「合成」的對等應該是「分解」; 「轉變成」會是一個大分子變成一個小分子的概念

    原核細胞的染色體只由一條環狀DNA所組成,其細胞質中具有核糖體,但沒有粒線體、葉綠體等有膜狀構造的胞器。
   真核細胞的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所組成,其細胞質中具有許多不同的構造。
-->真核細胞的染色體有幾條DNA?是環狀嗎?

11.尺度的變換
    例如:藉由主動運輸,細胞可將特定物質由低濃度處往高濃度處運送...
-->主動運輸描述的現象是細胞以下的層次,不過後半句的意思是整個細胞去運送某物質

=============================================================

其實就我所知,隨便拿給任何一個大學老師看,都可以指出好多觀念上的(大)錯誤,不過不是我這邊要表達的。

高中課本的審書委員真的應該要有科學文本專家及科學教育專家,而不只是生物專家。

報告完畢。




1 則留言:

  1. 阿梅老師您好
    我是重考生 目前正在準備7月的指考
    想請問您 針對考試而言
    是否有較為推薦的選修生物版本?
    好像有聽說翰林版(趙大衛教授主編) 內容較為豐富?
    不好意思麻煩您了! 謝謝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