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授權方式

創用 CC 授權條款
阿梅的生物圈一號韓中梅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montanahanbio.blogspot.tw

下載檔案請注意

這個部落格的目的

1.讓學生在需要時能有材料自學/預習/複習
2.生物教師(現在及未來的)能一起討論更棒的教學活動

所以請求檔案分享時請您寫個信告訴我您是誰囉~


感謝台中二中葉婉儀老師、台南二中李宜欣老師、平鎮高中蔣佑明老師、嘉義高中林芳妃老師、旗美高中蔡佳娟老師融入校內課程
探究實作與問題解決的全部課程紀錄列表 請點選https://reurl.cc/xEYoqZ

2025年3月20日 星期四

11302問題解決第05週-融入BCG+gAI輔助五個為什麼


這學期主要有幾個修正
  1. 修正起始問句的句型。
  2. 讓學生在第一次嘗試前,看學長姐的範例,希望更能理解三個要練習的回答規則。
  3. 讓學生使用生成式AI代替老師講評,也讓他們發現自己思考局限之處。
以下只說明有修改的部分
-----
-----
-----
在說明練習回答的規則後,加上下面兩張。

錯誤示範以及正確示範。

並說明為什麼要完整包含問句。
如果不能包含完整問句,就表示拿來解釋的原因並不完整!



再加上一張說明何謂根據資料來回答,我同時也修正了今年的起始問句。

之前的問句都是「為什麼有的人/城市/國家可以.....,而有的不行?」
現在改成「既然有這些被嘗試的方法,為什麼還是有的人/城市/國家可以.....,而有的不行?」

---
---
---
既然要根據資料回答,那麼,資料的品質就很重要
 

所以在這邊問學生,上周報告的內容中,有再次確認資訊是真的存在嗎~~~


所以在這張上就加了一條要確認資料是正確的。
----
----
----
接下來,跟之前一樣,讓學生兩人一對,找出三個因為,並且練習句型。
可能我這邊的數字太多,資訊太大,所以有的學生以為一組三個因為,也有學生覺得找三個可以、三個不行的因為orz

下次要再加一張這個

-----
-----
-----
在最後5-10分鐘跟同學說,回去使用研究型gAI來幫自己看哪裡要調整~
重點在找出自己對哪個規則比較不掌握不住~
不知道下次的成果會跟之前有哪些不一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