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授權方式

創用 CC 授權條款
阿梅的生物圈一號韓中梅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montanahanbio.blogspot.tw

下載檔案請注意

這個部落格的目的

1.讓學生在需要時能有材料自學/預習/複習
2.生物教師(現在及未來的)能一起討論更棒的教學活動

所以請求檔案分享時請您寫個信告訴我您是誰囉~


感謝台中二中葉婉儀老師、台南二中李宜欣老師、平鎮高中蔣佑明老師、嘉義高中林芳妃老師、旗美高中蔡佳娟老師融入校內課程
探究實作與問題解決的全部課程紀錄列表 請點選https://reurl.cc/xEYoqZ

2021年11月23日 星期二

11001問題解決 第十二週 原型測試


這篇的最後一樣有老師如何協助小組的部分喔

=============================

讓學生有充足的心理準備,浪費時間就是最高的成本~

因為我想還有小組在猶豫產品,所以就提供一些轉彎的產品。

推廣保育,不一定要大聲疾呼,生態紀錄片的包場觀影。異業結合的你購買我捐款。

都是很好的方案

以部落特色發展深度觀光。'

還有很多行動方案在FB的課程社團中

(但是也不用以為這樣學生就可以提出更多有趣的方案就是了,畢竟我們只有短短幾小時在設計產品。原本這門課是設定成兩學期共四學分,那時候就可以規劃第二輪調整產品,可以帶入行動方案分析與導覽)



在這個時間點,進度比較落後的組別有可能會有想放棄的念頭,所以用台大同學的案例鼓勵他們一下



因為真的每週都有落後不得的進度啊
從期末倒推回來,今天應該就要開始做產品,下週要讓同學給意見了。

剛好今天早上我的臉書跳出這張在去年的今天,一樣是問題解決課中,學生帶自己作的雨衣來問同學與老師意見

給意見的時候要介紹的項目有這些
這可以讓學生對時間的感受更具體一些(下週其實不一定要這樣報告,也不一定全班都報告,但這樣可以讓學生更知道自己距離終點有多遠)

報告並不難,都是拿之前的投影片來說故事



所以只要每張投影片都好好思考,確實作好

而且沒有歪樓,其實很簡單。

最後螢幕上是放這張,讓學生討論進度

但實際上的進度都還是我去小組裡面確認
一樣一組五分鐘

流程是
1.用上週的紙卡確認上周的結尾
2.用一張新的紙卡寫上今天的日期
3.確認產品方向是否有改、產品類型是否有改
   如果上次並沒有確定產品類型,這次就問他們是否確認
   其實還是有小組來的時候也沒確定產品類型,當然就畫個空格,約好我繞回來時要告訴我。
4.上週講定今天要拿來給我討論的東西是完成

想當然爾沒有,此時就可以帶入如果遇到困擾,要及早來找我討論,不能等上課才讓我處理。

5.接下來就在紙的最下方押下次上課的日期,與要完成的事情
6.倒推回去要完成哪些事情,在旁邊畫方格,請學生討論完成的日期與人員
7.如果有比較多要規劃的,就是留大的空位,請學生討論與規劃

以這張來看,右邊押上11/24的是今天的。
黑色的字是我第一次的時候跟學生用上面的流程確認的。
而藍色的字是我第二次入組時,小朋友已經寫好的。包含流程、內容與日期。
紅色的字是我看了他們的規劃後,點出他們沒想清楚的地方,要重排內容與日期
最後黃色的彩色筆是我告訴他們安排日期還是有問題的地方。

每一組在談第一次時,要幫他們梳理與預設安排的項目不一樣。向這一組還要幫他們梳理接下來要做哪些事情與流程。
黑色筆跡有註記數字的部分,是告訴他們我離開後的討論順序。



有這樣的紙卡很能讓學生發現他們安排時間的邏輯與想法有問題,我也可以很快抓到他們的狀況。


這一組要安排特色原住民部落旅行,但其實對推出一個套裝行程要做的事情沒有想過。所以就要在紙卡的最下方帶著他們確認下週要帶給同學的東西是什麼。
留下的空間讓他們去討論。

這邊我有請有些組在下次上課前跟我約時間,確保給同學看的東西不會浪費他們自己的時間。
紅色的就是跟我約的時段,下周一與二很可怕。其實這周五與周末也都有約~
我不喜歡用上課時間讓全班達到一致的進度,我寧可上課時照規畫進行,用其他方式幫助比較慢的組別跟上。




 

11001問題解決 第十一週下手方向+設計思考

這篇文章最重要的應該是如何用一個老師就能掌握所有組別的進度,並且都能往前推動。
用的是我的觀課夥伴的紀錄與反思。

所有課程最難轉移的部分就是如何運作,而不是課程內容或設計。
即使這邊有看到我用什麼工具,如果不知道這個工具背後的脈絡,其實也無法運用。
因為學生的狀況是千百種,說話的方式也是有不同變化,很難在事先都講清楚。
但是脈絡是很簡單的,只要有邏輯就可以。

這也是為何其實我一個人就可以handle一個班。

這個部分放在最後喔

=================================================

問題解決中設計思考的一個重點是快速測試自己的想法。
這個即使是很多大人都衝不破的關卡。
我們很習慣讓東西作到"一個差不多"的程度才拿出去問別人意見。
但是很可能一開始就歪掉了,這樣一來,不只心力白費,時間的浪費才是最可怕的。

時間是最重要的資產,不只是對個人,在職場中浪費的一分一秒都是公司的。
更不用說若是在競爭型的產業,投資在錯的方案更可能搞垮一間公司。

在一開始發想時就要趕快去用最低成本測試。
如果有好的提問,快速的詢問重點使用者更能少走很多冤枉路。


所以我們進到下一個階段了,趕快把想法具象化,拿去小規模測試看看。

所以我們今天會幫助大家把產品大致的方向與流程排定。

還是一樣,你們看過足夠多的方案了嗎
(這次的班級有一組作"希望我的鄉鎮有垃圾車即時動態app"。他們花了大半學期去查資料,跟我說新竹只有顯示班次的app。結果我只不過隨口問辦公室的老師,就找到了一個能顯示即時動態的app。今天問他們時,就看到四個人都出現傻眼的表情哈哈哈)

你的方案真的有針對原先你想的原因去改善嗎

不要因為自己是高中生就認為有什麼事情做不到。因為網路已經將世界扁平化,你要找任何關鍵人物都是可以的。
要練習的是如何讓對方將時間資源投資在你身上


有很多方法可以將想法轉化為實際方案,老師的責任就是幫助小組作轉化,提供可以參考的資源與方向。
或是將難度降階(不是將目標降階)

最後就是讓學生對接下來的進度有點概念。
多半都會因為這樣加速一些~

然後就是小組時間。

--------------------------------------------------------------------
剩下的時間我做什麼呢?(以下圖片都是李淑蓮老師製作)

手錶開啟碼表給每組大約五分鐘的引導時間。
拿一張電腦卡,開始去每一組訪問行程。


簡單來說就是幫學生梳理產品的故事線。

這邊學生常有的兩個關卡是
1.產品處理的不是原先認定的問題
2.把產品的製作想的很空泛

所以我心中已經想好這張紙卡上最後有四個部分
1.小組決定要處理的方向是什麼?
   - "方案有效,但大家不知道"
    -"方案無效,因為很難執行"
    - 還是"方案無效,因為處理的不是重點"

2.產品是什麼?有對應到上面的方向嗎
3.製作產品的步驟大致上有哪些?
4.下週來的時候要完成到哪個步驟?

但是學生並無法這麼有條理地回答我,記得嗎,他們有兩個關卡。

所以我去每一組都是用輕快、愉快的聲音問
"所以我們現在在哪裡~~~"

然後就是看學生回答我的話暗示著他們卡在哪裡,然後就從卡住的點往前後梳理。

舉例來說
這一組一開始就回答我她們讓更多的人知道綠建築的訣竅(就是那種改造小撇步)

這就顯示他們其實沒有想清楚第一個步驟,因為大多人不是不知道,而是覺得要花錢花時間。
所以雖然他們好像可以開始第二步,但我是往第一步回去梳理。

但我沒有要扭轉他們的方向。因為這堂課並沒有著重在找到對的答案,而是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錯誤。(那為什麼我還是要梳理,因為要確認他們自己知道是自己選的方向)

直到他們有舉例說她們看到哪些頁面有一些缺點,我才開始訪問他們還有哪些可能是大家不知道這些資訊。幫他們梳理未來產品可能可以有的強項。

然後才是看這些強項用甚麼樣的產品比較好呈現。這邊就留給他們討論,我在巡迴完所有組以後會來問他們的決定。
因為還沒決定產品類型,所以沒有規劃流程

最後跟他們下週上課要帶大致上的產品雛形(我不抱任何希望,只是讓他們有點時間概念)



這一組的方向很明確,就是希望鄉公所能將垃圾車即時動態放進app,他們決定要提案,所以可以在確認過第一、二個步驟後進到第四個步驟。

先押下次上課日期,確認要給我文案,讓同學幫忙看看。
(我還是有心理準備下周她們雙手空空過來)(我習慣了)
然後大致讓他們知道文案中有哪些東西要思考,與大致步驟所需的時間

這邊我會放給他們自己去想怎麼準備,直到下週來時開天窗,才會點出他們在遇到困難時沒有及早找我討論。




這一組直接給我方案(獎勵菸蒂回收),但是只有模糊的產品類型(提案)。
所以跟他們從第三步開始討論。

這樣的討論過程與紙卡紀錄有很多好處
  1. 學生能具體看到討論的流動過程與梳理
  2. 學生能具體知道接下來的課堂時間要討論的內容與方向
  3. 學生可以默默開始學習專案管理
  4. 老師可以很明確地觀察小組內的互動與個別學生對過程的感受
  5. 老師可以進行小組進度的專案管理
  6. 下次討論時有很具體的追蹤起點

討論的過程,我都有用手錶計時,一組不要超過五分鐘太多,就要往下一組。
這樣我可以巡完所有組,在回到約定好要看第二次的小組。

就夥伴的觀察,每一組都因為這樣的討論而往前進一大步。
而我也更能掌握各組的狀況。

11001問題解決 第十週下手方向+設計思考

=============================

==============================



從學生上週將現有行動方案進行分類開始,因為一定會有學生還在處理這邊,也因為產品的定向都是從這一張投影片,所以再三強調也不為過。


當然想出自己的行動方案是困難的,所以一定要學會系統性創新的方法。從現有的方案中提取概念、轉換形式,或是代換主題,其實就可以了。

除了提醒在我們的FB社團中已經有很多我幫忙收集的行動方案類型,但不用太期待學生會慢慢爬文。
而且這個時間點學生的腦袋還都是一片空白,大約也沒有真的認知到要出一個具體的產品。
(這點實在是很可愛,我想很有可能是因為在學生的學習經驗中,並沒有作出這樣複雜大型產品的課程,導致即使有在想像,也都想得很簡單,以為隨便作個報告就好。)


所以帶學生看看學長姊的作品,至少知道跟自己想的可能有一點差距。

即使時間不足以完成產品,也都有替代方案



提案要寫得好也不容易


更要想想如何努力增加聯署人數

實體產品也是選項喔~



今天讓同學有具體找方案的起點。

想提案的同學,記得要去看看很多人附議的提案是如何撰寫的,尤其是很多人附議卻被行政單位直接回應無法執行的理由。
要想方法避免自己的提案即使通過也不被執行


當然,講了一百遍,課程網站與學長姐作品。
(還是有同學不會去看orz)

另一個重要的方案參考就是微笑台灣或其他已經有許多成功案例的匯集網站。


我們在做產品時,不是做出來就算,要有可信的方式評估產品


要有數字會比較好

但有的時候,數字本身可能是沒有參考價值的。
例如點閱率或滿意度調查,都不能確認實際上的產品效用。因為點閱的人很可能不同意,而說滿意的人則可能有不同的滿意程度。

所以要針對自己產品的方向去思考有效的指標。
這個不僅對學生很難,其實對老師們也很難。
例如,如果認為現有產品的內容是有效的,只是因為推廣的方式或對象導致觸及率不高,使得大多人遇到相同困難,要如何評估自己的產品是否有更高的觸及率呢?
如果只拿產品給對方看或聽,問對方現在有沒有更了解,其實是很沒有用的評估方式。畢竟只要對方視力、聽力與智力正常,一定會瞭解比較多啊。
這並不代表"觸及率"有提升
如果要用點閱率或下載人數來評估,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其實也是沒有效用的指標。如果是推廣別人或政府的產品,那麼如何確定是來自我們的推廣?如果是推廣自己的產品,那可是要比原有產品有更多的人數才行。就時間考量,這是很難的。

也因為難,所以在這邊只是給個概念。
實際上的指標還是得老師下去幫忙討論(不是由老師給定指標)


有些指標會根據產品的形式而有不同。
例如如果是辦一個活動,就可以用號召的人數來評估吸引力。也可以用後續跟多少政府機關合作來評估影響力。



以網站來說當然就是要看真的從中獲益的人數,而不只是訪客數。

如果是要發展新的方法,那麼可以運用遊戲化設計


讓人不需要用毅力去克服困難或是懶惰

當然最重要的是產品是否有對準一開始的假設

產品是否真實的提供了更好的強項

也就是有沒有針對"別人沒看到的需求"


接下來很簡單的介紹設計思考,請參考問題解決第七週-解決方案落地+設計思考

介紹完就是讓各組再去行動方案的茫茫大海中游泳惹(下週會有方法讓大家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