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上這個進度,還是令自己感動!
今年多了 思源地圖可以使用,方便很多,也更能跟社會科的探究課程結合。
不止可以讓學生直接查詢淨水場與取水口,還能很直觀的找到各種污染源,完全就是我課程中需要的。更希望有一天能真的跟社會科的夥伴合作
簡介影片,竟然還有3D模式
思源地圖有多厲害,真的是有眼睛的都看得出來。直接用內附的說明
=================
第二節課學生都在查資料,但是常有學生卡在很奇怪(我明明就有解釋)的點,所以要觀察他們的螢幕去協助。
「思源地圖」 為LASS社群的開放專案,整合了水資源相關的政府開放資料和民間的標註、分析資料,並以上下游拓樸的方式呈現在地圖上。使用者可以用問答介面追溯不同資料的關聯,快速掌握流域內的水文狀況。
本專案同時也是一個檢核工具,用整體流域的視角來評估政府開放資料的正確性和完整性,突破政府部門各自擁有資料卻很難互相流通的現狀。在資料完備且流通順暢的基礎下,政府跟民間才能多方交流,共同建立更完善的流域治理架構,達到「喝好水 吃好物 有良居」的願景目標。
相關連結
協力夥伴
==================================
今年新增的武器還有第好幾個,就是去年學生的實驗報告,再加上我已經為了去外校分享整理過一次,有很多既有的好東西可以使用。
公投案也是好材料。
更不用說理論上今年應該不會再轉成線上上課,更讓我期待今年的成果。
前半部是對應到上學期的學習。
光是有條理的陳述就贏過很多大四的學生。
當然這個部分是希望學生期待這學期的學習成果~
要能做出這樣的研究成果,在我們的課程中安排兩個部分
論證是希望自己在論述一件事情時,能夠知道自己的局限與漏洞。
找自己的漏洞是很難的,也是為什麼隨便去網路上都可以發現有超多思想家試著發展架構與流程,方便大家自我批判。
我們學的是最常在社會科學使用的圖明論證,因為是最核心的架構,用途也最廣。
今年還有學生記得,剛好可以用來說明親身試驗的結果也不能作為絕對支持的證據。
學生都能自己找到可能的反駁
(我知道有些夥伴會省掉我安排的跨科連結,但通常這都會減損學生後續對課程的黏著度。)
這也是為什麼科學社群的成果發表並不著重在口語表達,而是如何清楚地讓別人知道研究架構,共同找出漏洞與盲點。最終就是希望可以抵抗直覺與經驗帶來的謬誤。
其實漏洞超多的!
但記得一定要是他們生活會歷經過、自己會犯的錯誤還有師長或家長會有的錯誤。
(不要都舉學生的謬誤,也不要都舉大人的謬誤。)
(不要都舉學生的謬誤,也不要都舉大人的謬誤。)
這兩張我只是帶過
因為這是超多老師與家長會用的。(奇妙的是,年紀小的人較少有這種謬誤)
玩手機到找不到工作、取消早自習到國力下降都是很好、很有感的例子。
當然也是帶著學生從上游開始了解,原來只有竹東的同學和園區的機器喝得到「較為」乾淨的水,其他同學都是喝竹東、芎林排放的工業及生活廢水。
但是,數值不一樣就代表喝下去的風險不同嗎?這就是我們這學期要學的。
數據的解讀是要很謹慎的。
所以第二個班我先讓學生做地圖標記。這個標記在第二節下課前會有另一個用途。
先說明投影片上所有藍色的連結還有投影片都在雲端教室的貼文中。
然後說明今天的筆記就請大家紀錄自己針對這些問題搜集資訊的結果。
哪些問題呢(這邊主要就要介紹各種連結的用法)
第一,可以點供水系統看自己家屬於哪個供水系統
第二,這些供水系統的取水口在哪裡。這邊有個好用的思源地圖,不止可以用在我們課程,對於地理課也是很有幫助的。等一下會帶家看過基本的操作,如果真的有問題,也有影片可以看。在這個地圖中可以去找你的取水口上游有哪些污染源,像是工業污染跟農業污染。
第三,有的地點可以直接在思源地圖中找到淨水場與水質的資訊。如果不行,就直接到淨水場水質查詢的連結就可以找到。
第四,去查查台北人喝的水質,比較看看你喝的真的比較「不好」嗎
(這邊刻意讓學生自己想想覺得拿哪些指標,因為指標的選定本身就是可以操弄的,也讓他們期末再回來討論。下週會讓學生用試算表整理指標,每個月回淨水廠的頁面看新的檢測結果,也不怕漏掉數字)
但是要說明這是新竹區的公民專案,用頭前溪當作關注對象,目前已經贏得總統杯的黑客松,正在複製到其他流域,所以若是住在頭前溪流域以外的同學,可以跟老師討論,或是查詢離自己家最近的淨水場就好。
另外就是像是新豐、湖口的資訊比較難查,也有些學生是住苗栗,就要協助他們找到離家最近的淨水場。
大概過20分鐘後,我會去淨水廠問卷的後台看看哪些學生還沒有填答,去確認他們是否有遇到問題。然後就是以淨水廠來做分類,播放在螢幕上。
最後十到十五分鐘時,請他們就螢幕上的分類,去找自己的新組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