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授權方式

創用 CC 授權條款
阿梅的生物圈一號韓中梅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montanahanbio.blogspot.tw

下載檔案請注意

這個部落格的目的

1.讓學生在需要時能有材料自學/預習/複習
2.生物教師(現在及未來的)能一起討論更棒的教學活動

所以請求檔案分享時請您寫個信告訴我您是誰囉~


感謝台中二中葉婉儀老師、台南二中李宜欣老師、平鎮高中蔣佑明老師、嘉義高中林芳妃老師、旗美高中蔡佳娟老師融入校內課程
探究實作與問題解決的全部課程紀錄列表 請點選https://reurl.cc/xEYoqZ

2022年4月20日 星期三

探究實作B第十週-熟悉實驗技術、檢視誤差來源與野外調查110

這次的熟悉實驗技術專注在化學試劑的使用上,

其實實驗的設計是為了取得高品質的數據好能做嚴謹的論證之用的。

所以若是實驗過程有很多自己都知道的誤差,那麼整個論證就會浪費自己的時間。
所以我們這週是要先來發現有哪些過程會讓自己的數據有誤差。


雖然我們不一定未來會再做化學實驗,但是實驗的操作注意事項在生活中都是很有用的。

所以請同學待會進到實驗室時要注意三個原則
1.在開始流程前,請確定工作空間都有安排好動線。所有東西都在順手的位置。
  所有器材都在雙手環抱的範圍內,不要讓任何器材在手臂的外側,免得手的揮動讓器材掉落。
2.所有動作前,都請在腦袋中演練過一遍。
3.動作的時候不要講話,講話的時候不要動作。不小心就是因為注意力分散。所以我不接受「因為不小心所以打破器材」的理由

所有今天需要的資訊都已經在上週放在雲端教室。

理論上每個人的筆記本中也都有錳離子的流程,所以我只簡單跑過下面的重點。

想當然爾一定有學生沒有畫。
但是老師要忍住,千萬不要在這邊花時間逼他們畫完。
要等到他們到實驗室後,因為搞不清楚狀況來問老師時,好好噹一下。
尤其是後面再檢討操作流程帶來的誤差時,可以唸一下。

這個活動本來就是讓他們發現沒畫流程圖的缺點,所以千萬不要在這邊先確認每個人的流程圖都有畫。第一浪費時間、拖慢進度,第二學生就沒有當頭棒喝的深刻印象。

進實驗室前,只簡單說明利用吸光度反推濃度的原理。

以上解說加上學生移動到實驗室坐定大約花掉第一節課的前20分鐘。
在實驗室的一開始只說明各組桌上的各項燒杯所分裝的東西,並提醒燒杯中的滴管不要混用。
然後就讓他們開始操作,直到第一個需要使用分光光度計的組別出現時,才各組派一個人到分光光度計那邊學習。

因為上週練習過吸球與定量管,加上這次的分光光度計原理與使用是我自己教,應該是學生聽得算滿懂,因為今天的流程比起上學期順暢一萬倍!

這邊的時間拉到下課。第二節上課時要學生帶著測到的吸光值回到教室。

第二節課才讓學生試著從檢量線的資料自己想想看如何從吸光度反推濃度。
我先讓學生自己小組討論,才去各組確認是否需要我解說。
沒有統一解說的考量是來自於經驗,即使我講了,還是在各組會遇到要說明的狀況。那不如就讓學生能自己互相教會的先解決一部份,我再去解決那些即使我有統一說明,但還是會要額外問的學生。
總時間是比較精簡的。

然後請學生將反推的濃度寫在海報上。


接下來請各組舉出自己組中三個人測得數據不一樣的可能原因,或者是想想看別組在做的時候可能沒注意到的操作重點。


接下來,就是請同學將這些大家一起想到的點,寫在自己筆記本中下週要用的流程圖旁邊,註記要注意的操作重點。

--
去年是讓學生把水樣帶回實驗室做酸鹼值、電導度與溶氧量的檢測。
但因為這些本來就應該在現場測,我覺得讓學生在實驗室測了半天卻跟他說這些檢測值都誤差很大應該會讓學生跳腳,所以今年大約在一個月前就問問夥伴是否願意帶著儀器讓學生到採水點檢測。

所以才有本週週末有八位老師同步在頭前溪上中下游讓同學採水樣做檢測的驚人事蹟。
同學的認真實在令人感動。
(我們本來選的位址就是安全無虞的,應該比走在台灣的馬路上去文具店買文具還要安全很多,所以老師是去保護器材,不是保護學生的。)
(我有隨時在監看上游雨量與河川水位的數字)
(第二個功能是減少學生的測量誤差,但熟悉使用器材是學生在行前就要自己搞懂的)

在這之前我們有讓學生做登記,而且說明如果有任何安全顧慮,請來找老師討論替代方案,並不是一定要去的。
















因為是同步檢測,我們發現上中下游真的酸鹼值不一樣,而且混合水樣與只取岸邊的真的不同~
所以今年打算來把所有班級的數字彙整一下,應該會有很多可以玩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