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授權方式

創用 CC 授權條款
阿梅的生物圈一號韓中梅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montanahanbio.blogspot.tw

下載檔案請注意

這個部落格的目的

1.讓學生在需要時能有材料自學/預習/複習
2.生物教師(現在及未來的)能一起討論更棒的教學活動

所以請求檔案分享時請您寫個信告訴我您是誰囉~


感謝台中二中葉婉儀老師、台南二中李宜欣老師、平鎮高中蔣佑明老師、嘉義高中林芳妃老師、旗美高中蔡佳娟老師融入校內課程
探究實作與問題解決的全部課程紀錄列表 請點選https://reurl.cc/xEYoqZ

2023年7月17日 星期一

11102問題解決FAQ -- 好的問題解決是什麼?問題解決的成績為什麼是這樣?part1

為什麼我(的小孩)做的這麼努力,但評分這麼低?我(的小孩)(在我的協助下怎麼可能有)哪裡做得不好!!!

這一篇用一位同學(家長)在補考後的疑問(其實比較像質疑),來讓大家看看我們的課程所希望教給學生的--一個具有「使用者研究、設計思考與行為探究」的專案--應該要怎麼做,常見的誤解或是遺漏會有哪些。

也會提到這樣特殊(教授程序性知識+從專案的歷程中學習)的課程在評量上的常見疑問。

本篇為part 1,還有part 2喔(哭)

=========================================

如果想認識我們的課程,

[歡迎收聽]

親子天下podcast 特別企劃專訪竹東高中問題解決課
教育不一樣 教育不一樣專訪竹東高中問題解決課

[歡迎閱讀]



=========================================


文章很長

如果沒時間慢慢看的話,大家最大的誤解是來自於「不知道我們要學的主要是如何用最低時間成本提出最值得測試的假說,並進行驗證,而只以為有產品、有數據『就好』」

或是以為「有歷程就好」


真正的重點在「歷程中的方法學是否正確或有效」

所以大約2/3學期都花在搞定這張投影片的內容



=========================================

我盡力把影片與信件內容去識別化。

=========================================


前情提要:

問題解決課程的補考是請同學使用學期中的小組投影片,針對評分單上的項目,思考應該調整的內容,以個人為單位,重新錄製一段影片,呈現對學期中整體學習內容的理解。

我們在學期中給的影片架構是


因為我們的課程透過做專案,學習如何重新定義問題、尋找被忽視的關鍵因素、使用量化數據評估競爭假說、設計產品作為操縱變因、收集產品測試結果作為應變變因以驗證選取的假說是否成立

不是有產品、有數據「就好」。這是最常見的第一號誤解~


其實就是展現整個學期的歷程,只要把每個階段的練習作業撈出來,就最後的產品測試做整體的梳理。

只要各階段的東西都有,而且脈絡與邏輯是對的(這個才是真正的困難),分數就一定挺高。

因為評分單項目也都是對應這幾個階段,所以只要缺了幾個階段,就一定拿不到那個部分的分數

不是花很多時間或是影片做得好就可以得到成績。這是最常見的第二號誤解~


這個同學原先在學期中以小組為單位所提出的成果發表影片就缺了好幾個部分。期末發表影片(此影片權限不是我的,只好螢幕錄影,才能去識別化。所以解析度很低喔)

所以即使加上同儕互評的分數,也還是不及格(50多分,同學的眼睛雖然友善,但還是很亮的)。

其中有一位同學上傳了補考影片,但因為調整的方向沒抓準,所以成績很低(32分)。

不是自己認為符合指標就可以得到好成績,因為很可能並不符合。(就像使用數學或物理原理時,我們也常常以為自己有正確的解題,但其實沒有)這是最常見的第三號誤解~

成績公告的數天(某個我正在暑假中的週六)後,透過導師與授課老師想提出詢問,為什麼會這麼低。

那時我就猜應該是家長有大力幫忙同學準備補考影片,所以才覺得「為什麼(怎麼可能)這麼低?(!!!怒!!!)」
另一個常有的疑問(質疑)會是「為什麼補考的成績比學期成績還低?(其實是『!』)」

(事實證明我的預測是對的)
(送出補考成績前,我就有想過是不是「調整到不比學期成績低」。雖然這樣我可以少收很多詢問,但這樣會有每個作品評分標準不一致的問題,這樣的不一致會對學期成績的評定造成更大的質疑)


這個我也碰過超多次。通常同學回家轉述我們課程的內容都是掛一漏萬,而家長很急所以也毫不懷疑的照自己猜測的方向去幫忙。

所以做出來的東西常常跟課程中的學習內容與重點很不一樣,因為家長真的不太可能從學生「濃縮但可能有漏失或誤解」的描述中抓準評量要的重點。

不是有大人理解、主導、協助的成果就能符合課程的內容。這是第四號常見的(家長)誤解~

以下面的例子來說,如果app本身做得很炫、很美,那麼可以到「以教做app的課程」取得高分。但我們的課程是希望同學在做app前就分析清楚「為什麼這個app可以有效改善問題,而其他方法不行」,也就提出要測試、值得測試的假說才是天下第一號重點!!!

就像這張圖顯示的敘述脈絡。


在最後、最關鍵的是「那數據是否支持原來的假說呢?」

最終的重點當然就提出假說到底是否成立的答案!!!

=========================================

以下就讓我與家長的信件往返為例,來了解一個非常努力的簡報會因為還是有要調整的地方而得到與原本想的有很大落差的分數,希望對後面的學生(及家長)有幫助。


保留細節是因為想讓後面的學生能更具體理解 


而且有超多班級、超多小組都做一樣的主題喔


這篇文章只是用來說明我遇過「很多次」的常見狀況與疑問



=========================================
=========================================

韓老師您好, 

我是ooo, 2oo班o號學生xxx的家長.
想請教您問題解決的補考成績33分的原因及是否可調整?xx本次補考用盡全力, 33分我說服不了他, 更說服不了我自己.

背景:
1.  xx期末成績52分, 由於成績與預期落差太大, 與同組同學aaa一起找過授課的b 老師, 請教評分標準及組內成績分配. (我在旁觀察過該組於課後準備簡報的討論, 另兩名組員參與度極低)
2. 由於我高度重視, 準備補考時, 依據b老師的評分標準, 親自盯著xx, 針對問題研究、分析、具體可量化的原因、評估標準. 到創新性解決方案的規畫、測試及執行成果. 花了一個星期重新完成簡報, 從大量的資料搜集、資訊整合、故事線的擬定及簡報策略, 至最後的美編及錄影上傳.

附件:
1. 評分標準
2. 上傳記錄
3. 簡報連結  https://youtu.be/4vf9hzb4

以上, 煩請老師撥冗再審及回覆, 謝謝您.

ooo
09xx-xxx-xxx (言有未盡之處, 歡迎電話連繫)


=========================================
=========================================

在看我的回信之前,真的提醒家長夥伴們,不要請老師打手機或line跟您聯絡。

第一,複雜的問題很難用電話或line講清楚。用電子郵件可以比較有條理的論述,也能比較有架構的提供資料。
(學習的問題通常都很複雜)
(在學期完全結束後才第一次聯絡的話,問題通常已經累積成複雜的狀態)


第二,我們沒有公務手機,學校的電話很常是撥出手機時有使用時間限制,而且都是整個辦公室共用,不能長時間佔用。

老師若提供自己的手機號碼或line後,我也超常碰到家長夥伴常常是「在自己有空的時間」希望可以聯繫老師,而且希望老師可以盡快回覆。(這位家長沒有~)

可能國中小的老師都服務做得太好,讓家長以為在老師的下班時間提供回覆是應該的還是天經地義的。
(我真的常碰到數位家長都跟我說他晚上才有空啊之類的,難道要他在他的上班時間找空檔打電話給老師嗎!!)

我想,家長要去銀行也不會因為自己平常要上班,所以在銀行的營業時間之外,希望營行開門營業吧。

所以
拜託不要用手機或line這種很容易公私不分、佔用他人非上班時間的聯絡管道~~

=========================================
=========================================



針對補考為何這麼低分,我在週一用七點半到十一點的時間寫的回信如下。

也就是說明竹東高中校訂必修問題解決課程設計與評量

=========================================
=========================================

親愛的X先生,您好:

謝謝您於學期結束後花時間延續、優化並關注同學的學習。

因著課程的評量是緊附著課程設計與內容,以下是問題解決的課程設計、進行過程與評量說明,供您參考。

本校的問題解決屬於教授程序性知識的課程,與過去的高中課程大多屬事實型知識的屬性不同。

而課程中的知識體結合了UX使用者研究、設計思考與自然探究與實作,更是目前業界亟需但未見於所有高中課程。
(關於本校問題解決課程的報導也分享給您AI如何重塑教育:ChatGPT來了!讓孩子活出熱情,啟動真探究的內在學習子天下PBL課程案例)
我們期待能帶給學生未來在就業時,在陌生而複雜的工作挑戰前,能用最少的時間、金錢與人力成本,做最大程度的改善。

上文所提三個課程的核心--使用者研究、設計思考與探究實作都是在做假說的驗證與測試。
  • 使用者研究是使用質性與量化資料來找出對深層需求的假說。
  • 設計思考是使用產品測試 A/B test的量化數據來驗證對深層需求的假說是否正確。
  • 自然探究與實作是使用實驗設計可測量measure的量化數據。

三者都強調的是如何減少「因為嘗試錯誤而付出的時間成本」,因此會需要在提出假說到驗證假說的間各個階段,儘量找有效的資訊來評估各個假說的可能性,並根據量化資訊形成「值得花費時間、金錢與人力去測試的假說」。

自然探究與實作是用各種科學原理來評估假說的可能性。
而使用者研究與設計思考會使用各種不同來源的資料來評估,包含data  mining 與使用者訪談,並且梳理出最可能的深層需求,以錨定此需求的產品做測試。

要提出假說並進行測試「看起來」並不難。

難的是(我們課程的重點就在)要如何在每個階段減少「因為嘗試錯誤而付出的時間成本」,並根據量化資訊形成「值得花費時間、金錢與人力去測試的假說」。
至少有下列步驟:
  1. 針對問題收集資料,在短時間中更廣泛而精要的掌握問題的必要、正確資訊與脈絡。
  2. 從問題發生的流程、相關的原理,分析、梳理出關鍵而被忽略的隱藏因素
  3. 使用此隱藏因素分析現有的各種解方為何無法有效緩解問題的影響。
  4. 進一步收集更多數據,評估在3.數種解方中,改良哪一種解方,可以最有效的對應2.的隱藏因素,因而可能有最大幅度的緩解效果。
  5. 將最有可能的數個改良方案,形成待驗證的假說
  6. 根據待驗證的假說中的隱藏因素(操縱變因),發展新解方(新的產品)
  7. 根據選擇的舊解方、要改良的隱藏因素與新產品的型態,訂定有效的量化指標(應變變因),來評估「新產品與舊解方」,最終是驗證自己的假說是否成立
最關鍵的是找出「為什麼現有的解方都沒有很好地改善現況」那個關鍵的隱藏因素,並且設計能有效錨定隱藏因素的產品,更重要的是有效的量化指標。

這並不容易。
因此,在十八週的課程中,至少分別有下列單元引導學生學習上述七個部分。
每個單元在學期中(根據每個小組的進度差異)都至少有2~3週是老師會提供入組的討論與引導。
(投影片在附加檔案,供您參考。各班授課老師會調整版面,但相同概念與內容的投影片是在上課都有說明的)

以下是針對七個步驟的學習內容與工具:

1.針對問題收集資料,更廣泛而精要的掌握問題的正確認知與關鍵脈絡。(投影片01-04)
  • 這個問題背後的原理有哪些?牽涉到的流程或法規、上下游單位或人有哪些?
  • 別的國家、城市、家庭、別人有類似的問題嗎?他們如何處理?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 哪些相關民間團體在關注?做了哪些事情?為什麼沒有減輕這個問題帶來的困擾?
  • 這個問題有哪些政府機關或學術領域在處理?
    做了哪些事情?各有哪些優缺點
2.從問題發生的流程、相關的原理,分析、梳理出關鍵而被忽略的隱藏因素(投影片05*3、06-08)
  • 五個為什麼
  • 問題背後的複雜系統
  • 問題現象流程圖
3.使用此隱藏因素分析現有的各種解方為何無法有效緩解問題的影響。(投影片09)
  • 解方A其實有效,只是大家不知道(不知道)
    -->要有更高的推播效果(推播管道、內容、....等)
  • 解方 B看似有效但其實沒幫助,因為不便、很難...,所以做不到(做不到)
    -->要有更方便使用的方式、更容易長期執行的建議.....
  • 解方 C看似有效但其實沒幫助,因為人們沒想到其實重點搞錯了(沒想到)
    -->要讓大家改變嘗試的方想重點
4.進一步收集更多數據,評估在數種解方中,改良哪一種解方,可以最有效的對應上述的隱藏因素,因而可能有最大幅度的緩解效果。例如研究報告或使用者調查、訪談可以讓我們初步評估三大類中,哪些是最有可能的?
  • 佔比高低:例如主要的海灘垃圾是哪一類?漁業用品?遊客遺留?
  • 在問題出現的前端還是末端:例如要處理生產塑膠包裝的廠商,還是讓消費者做好資源回收可以有效減量?
5.將最有可能的數個改良方案,形成待驗證的假說。例如:(投影片11)
假說操縱變因(產品內容與形式)應變變因(有效指標)
有管理時間的有效工具,但他不知道以影片教他管理時間的方法睡眠時間
他做不到目前時間管理工具或建議,有應用上的困難作APP幫他管理使用手機結束工作的時間
他沒想到其實是因為自己不會管理時間推動學習策略工具箱花在讀書上時間

6.據待驗證的假說中的隱藏因素(操縱變因),改良舊有解方的缺發展新解方(新的產品)(投影片10)
  • 新舊解方的SWOT分析
7.根據選擇的舊解方、要改良的隱藏因素與新產品的型態訂定有效的量化指標(應變變因),來評估「新產品與舊解方」在改善現況上的差異

--------------------------------

就上述的課程脈絡與授課內容來思考,也就是評量時能展現在課程所學的成效,同學的影片中對應到七個單元所需要加入的部分,用紅色的字標示列舉如下,並以藍色的字盡力舉例說明

1.針對問題收集資料更廣泛而精要的掌握問題的脈絡。
  • 這個問題背後的原理有哪些?牽涉到的流程或法規、上下游單位或人有哪些?
  • 別的國家、城市、家庭、別人有類似的問題嗎?他們如何處理?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 哪些相關民間團體在關注?做了哪些事情?為什麼沒有減輕這個問題帶來的困擾?
  • 這個問題有哪些政府機關或學術領域在處理?做了哪些事情?各有哪些優缺點?
   -->從片頭所描述專注力不足主要是容易在唸書或上課時分心去想、做其他事,這一點並非「作為疾病且須經醫師診斷才能判定」的ADHD。而被判定是ADHD有三個面向,注意力不足、過動與衝動,且這三個面向的判定都是同時包含遊戲或是與朋友相處這種非學校內學習的情境,而且有相對嚴重的表現與後果。

   -->如果要以自身經歷的症狀與ADHD做連結,則應使用青少年的診斷指標或說明是17歲以上。
        因為影片(1:16)中所提到的成人ADHD自填量表項目之所以限定成人,是因為在青少年(一般來說是指包含12-17歲)時期,這些現象都是額葉發展過程中常見的現象,所以不會用來判定青少年的ADHD。
        成人的額葉應該已經發展完畢,不應出現這些現象,所以會用來判定成人的ADHD,青少年與成人所需達到的criteria數目也不同

   -->如果要鎖定改善ADHD,那麼應收集目前學界與相關團體用來協助改善ADHD的各種策略,好在下面的步驟分析現有解方的缺失。影片中並沒有看到羅列目前最常被使用的解方有哪些(如藥物治療、行為治療、諮商輔助...等
        如果不是鎖定ADHD,而是一般學生難以專注在課堂或是唸書,那麼應收集目前學界與相關團體、政府部門用來協助改善學習學校課程時的專注狀況及各種學習策略,好在下面的步驟分析現有解方的缺失。影片中並沒有看到羅列目前最常被使用的解方有哪些(如讀書策略、學習風格診斷、學習輔助策略...等)
   
-->現有方案的搜集與蒐尋是最關鍵的,找到最新、最被廣泛使用或是最被推薦使用的解方,才是值得我們投資時間去研究的。後面的一系列步驟都源起於這個關鍵。

2.從問題發生的流程、相關的原理,分析、梳理出關鍵而被忽略的隱藏因素
  • 五個為什麼
  • 問題背後的複雜系統
  • 問題現象流程圖
   -->在影片(2:56)中有提到「選擇神經生理作為設計方向」,但沒有看到以問題解決課程中的概念作評估的過程,只簡單說「經過各種評估」。
雖然有提及「基因遺傳與過敏疾病是我們不能控制的,而神經生理我們才能控制」。
此一描述與前面所說「神經生理是使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分泌量偏低,且額葉發展遲緩」很難連結。
因為難以想像我們要如何「控制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分泌量與額葉發展遲緩」,甚至是「透過後面的app」控制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分泌量與額葉發展遲緩。
而課程中的工具如五個為什麼與現象流程圖就是為了要減少在推理時的跳躍。

3.使用此隱藏因素分析現有的各種解方為何無法有效緩解問題的影響。
  • 解方A其實有效,只是大家不知道(不知道)
    -->要有更高的推播效果(推播管道、內容、....等)
  • 解方 B看似有效但其實沒幫助,因為不便、很難...,所以做不到(做不到)
    -->要有更方便使用的方式、更容易長期執行的建議.....
  • 解方 C看似有效但其實沒幫助,因為人們沒想到其實重點搞錯了(沒想到)
    -->要讓大家改變嘗試的方想重點
   -->在影片中沒有看到對於目前治療或改善ADHD方法的分析,所以看不出來認為「現有解方之所以沒有辦法有效緩解的隱藏因素」是什麼。
尤其是考慮到「影片開頭所提青少年注意力不集中其實並非ADHD(在做有興趣的事情時,注意力可以集中很長一段時間,甚至要他注意力中斷都很難,例如玩手機遊戲)」

   -->如果以影片中最後的產品特點(屏蔽特定應用程式,3:17 ;任務列表與完成度,4:53 ; 專注度分析,6:03)來倒推此處的想法,則可能可以增加說明下列內容
  • 引用「屏蔽特定應用程式、任務列表與完成度、專注度分析三個功能可以有效提升多巴胺分泌與額葉發展的研究或調查報告,來支持「能做到這三件事可以有效緩解ADHD」。
  • 因為「屏蔽特定應用程式、任務列表與完成度、專注度分析三個功能,其實在現有的幾個app中已經有幾乎一樣的功能(所以我們才要一直花時間找已有的解方,這三個功能的app都是很容易找到且在各班都有同學改良),所以可以走下面兩條路其中之一:
    (1)現有的幾個app已經能成功緩解ADHD,只是大家(學界、醫界、患者家屬)不知道
     -->接下來就要分析這幾個app為何沒有廣為人知
    (2)現有的幾個app已經能成功緩解ADHD,只是分散在不同的app,使用起來很困難。
        -->接下來就要分析為何分散在不同app,使用起來會很困難,或是現有的app為何沒有想要整合這些功能。
    上述兩條路都要做使用者訪談或是找相關的研究。
        

  • 以上論述只要修改主體,也都可以適用在「不是鎖定ADHD,而是一般學生難以專注在課堂或是唸書時間」的狀況
4.進一步收集更多數據,評估在數種解方中,改良哪一種解方,可以最有效的對應上述的隱藏因素,因而可能有最大幅度的緩解效果。例如研究報告或使用者調查、訪談可以讓我們初步評估三大類中,哪些是最有可能的?
  • 佔比高低:例如主要的海灘垃圾是哪一類?漁業用品?遊客遺留?
  • 在問題出現的前端還是末端:例如要處理生產塑膠包裝的廠商,還是讓消費者做好資源回收可以有效減量?
   -->在影片中可以增加下列兩個資訊來連結
  • 神經生理的影響佔比數據(高於基因遺傳與過敏)
  • 患者日常行為輔助的改善佔比數據(高於藥物與專業行為治療)
  • 目前各單位或團體使用的解方主要在問題的前端或後端(缺乏前段源頭管理或後端配套措施)
5.將最有可能的數個改良方案,形成待驗證的假說。例如:
假說操縱變因(產品內容與形式)應變變因(有效指標)
有管理時間的有效工具,但他不知道以影片教他管理時間的方法睡眠時間
他做不到目前時間管理工具或建議,有應用上的困難作APP幫他管理使用手機結束工作的時間
他沒想到其實是因為自己不會管理時間推動學習策略工具箱花在讀書上時間
-->在影片中可以增加分析現有解方之所以無效的原因來提供競爭假說,並以上列4.點之數據說明決定測試假說的量化根據與過程


6.據待驗證的假說中的隱藏因素(操縱變因),改良舊有解方的缺失、發展新解方(新的產品)
  • 新舊解方的SWOT分析
  • 因為「屏蔽特定應用程式、任務列表與完成度、專注度分析三個功能,其實在現有的幾個app中已經有幾乎一樣的功能,上面的兩條路就可以分別有下面兩個方向的產品
    (1)現有的幾個app已經能成功緩解ADHD,只是大家(學界、醫界、患者及患者家屬)不知道
         -->接下來就要分析這幾個app為何沒有廣為人知
         -->接下來就要用不同的方式推廣這三個app
    (2)
    現有的幾個app已經能成功緩解ADHD,只是分散在不同的app,使用起來很困難。
        -->接下來就要分析為何分散在不同app,使用起來會很困難,或是現有的app為何沒有想要整合這些功能。  
       -->接下來就要根據使用者訪談發展能整合三個功能的新app
      
7.根據選擇的舊解方、要改良的隱藏因素與新產品的型態,訂定效的量化指標(應變變因),來評估「新產品與舊解方」
延續上方的分析,兩種方向的評估量化指標會類似下面的舉例
(1)現有的幾個app已經能成功緩解ADHD,只是大家(學界、醫界、患者及患者家屬)不知道
  
   -->接下來就要分析這幾個app為何沒有廣為學界、醫界、患者家屬所知
      -->接下來就要用不同的方式推廣這三個app
      -->測試指標為:推廣前,知道這三個app的學界、醫界、患者及患者家屬vs推廣前,知道這三個app的學界、醫界、患者及患者家屬比例(不用做新app,但要做新的推廣介面放在新的管道)
(2)
現有的幾個app已經能成功緩解ADHD,只是分散在不同的app,使用起來很困難。
    -->接下來就要分析為何分散在不同app,使用起來會很困難,或是現有的app為何沒有想要整合這些功能。  
     -->接下來就要根據使用者訪談發展能整合三個功能的新app

      -->測試指標可以為:三個app分開時,有ADHD的患者願意使用的比例vs我們整合三個app後的產品有ADHD的患者願意使用的比例

從上面的兩個方向的指標可以發現,「沒有我們產品時」比較的對象會因著假說中的操縱變因而不同。
如果產品是「推廣」,那麼比的就是推廣前後。
如果產品是「整合」,那麼比的就是整合前後。

不論指標是什麼,都要能從分析現有解方的隱藏缺點開始,在沒有邏輯謬誤的狀況下,連結到新產品的改良點,並且使用正確的對照組,才能對假說做有效的驗證。

當然,在最後必須要針對前面提出的假說,以數據驗證是否成立。

例如:
           根據我們的數據,我們改變推廣的管道後願意使用比例明顯高於改變推廣的管道前。
           因此,支持我們的假說-人們是因為原本推廣的管道無效讓使用比例很低。
或是
           根據我們的數據,整合後的願意使用比例明顯高於整合前。
           因此,支持我們的假說-人們是因為功能分散在不同app而讓使用意願低落。

--------------------

以上是我盡力的說明。也請您理解課程內容十分龐大,老師們必須用18週、36小時,及許多課外的時間,才有辦法引導同學建構如此多的程序性知識。

因著問題解決是程序性知識,因此評量的重點在展現程序中的每個步驟是否有發揮應有的功能與角色,評量的主要面向即是對應到上述七個大的單元。

也就是使用者研究、設計思考與探究實作三個大知識體的核心-形成假說的分析過程、驗證設計、與測試結果。
  • 使用質性與量化資料來找進行使用者研究,有根據地提出對深層需求的假說。
  • 使用自然實驗設計規劃操縱變因及有效的可量化應變變因。
  • 使用 A/B test的量化數據來驗證對深層需求的假說是否正確。

總的來說,整個課程專注在如何減少「因為嘗試錯誤而付出的時間成本」,因此需要讓「問題-分析-假說-測試」是邏輯一致、頭尾對齊align。也要儘量找有效的資訊來評估各個假說的可能性,並根據量化資訊評估「值得花費時間、金錢與人力去測試的假說」。

簡單來說,真正重要的是「說清楚『為什麼我們很有把握這個app可以更有效緩解ADHD或是一般課程中的分心,而別的、最接近的方法無法緩解』」!

由於從影片看來,會需要更多的時間透過討論釐清同學的學習與我可以提供的協助,因此我們在暑假7/29.7/30 13:00-16:45,7/31
15:00-18:50 有開設課程(相關資訊請見學校首頁最新消息),讓同學有機會系統性地調整專案的進行方向與脈絡,屆時取得的成績與補考的效力相同,也能有更對應課程學習內容的產出。
同時也可以提早依據上面目前影片與學習內容的對比,開始準備調整後專案可能需要的測試產品。

以上供您參考。

        問題解決課程發展與實務社群 主持人 韓中梅


=========================================
=========================================
=========================================
=========================================

我寄出信的時候就想家長應該可以接受我的評分,然後就會轉質疑該班授課老師的評分。

所以隔天早上收到下面這一封家長在睡前寄出的信,我超驚訝的,想要給超多大拇指。

=========================================
=========================================
=========================================
=========================================

謝謝老師撥冗回覆並詳細說明及期許! 感覺的出您是認真負責, 能帶給孩子真材實料的教育者.

程序性知識的確在過去的填鴨式基礎教育非常缺乏, 大概只有淺說演繹法、歸納法之流, 直到研究所後才開始重視. 不過ChatGPT也沒那麼神, AI演算法的發展瓶頸、IP protection和data security壁壘的快速高築, 我預期應用會被限制在operation的領域裡. 蹭AI時代的來臨襯托這門課的重要性其實大可不必. 還不如學這門課, 能解決AI技術問題, 更貼近真實 :⁠-⁠P

我也分享一本書給您, 個人獲益不少:

仔細拜讀您的內文, 我理解認知落差來自我認為這是一個十分鐘的簡報而非論文. 重目標的定錨、策略的判斷和訊息的傳遞而非思辨過程細節的論述, 因此略過了不少說明(只將連結附在投影片中)

另, 從自己出發及配合成人量表也是我要求的 (XXX近18歲), 用以突顯發自他對自己的無力感, 以問題解決課程所學幫助自己的故事性. (我看到的他, 想做什麼都拚到底, 卻在與自己的ADHD特質共處時, 常陷入矛盾)

總之, 再次謝謝您的回覆, 我會試著婉轉告訴他, 並鼓勵他重補修時, 能多與老師研究討論, 並避開雷隊友.\


OOO

=========================================
=========================================
=========================================
=========================================
是不是很感人!


不過,就在週二早上我回信要感謝家長時,家長睡醒又寄了一封信哈哈。
就跟我原本預想的一樣啊~

=========================================
=========================================
=========================================
=========================================

思考一夜, 對32分我仍無法接受. 簡單說, 我理解的b老師給的評分標準是針對簡報, 您的標準卻是論文結構.

煩請依據b老師提供給XX做補考報告準備的評分單(第一封mail附件), 讓我知道每一項的得分為何?做為改進的參考.

謝謝!

=========================================
=========================================
=========================================
=========================================

注意到了嗎,連署名都沒有喔。
想來可能氣壞了。。。

我只好在週二早上花了一百分鐘把課程的實施與評量再回覆給家長。。。

同時,也是用來解答

  • 我都已經補考了,為什麼還是不及格?
  • 我都已經這麼拼命準備補考了,為什麼還是不及格?
  • 為什麼補考的成績比學期成績還低???
上面三個常見的憤憤不平。這些來自於認為

有努力準備的補考應該會成績比較高也就是第四個常見的誤解


簡單來說,下面的文字就是說明

為什麼學期成績與補考是同一個評分單,但分數可能很不一樣


=========================================
=========================================
=========================================
=========================================
親愛的X先生,

授課老師在課程中說明的期末成績、補考的計分方式及成果發表影片需具備元素的內容,不知同學是否讓您正確掌握。


學期、補考與重補修的目的與學生的學習條件有很多不同,所以一般來說,都有不同的設計(教學方式、評量方式或計算方式)

就現行學分制度與評量原理跟您分享如下:

學期成績的目的是評估同學第一次學習結束時,在準備時間很短,也沒有真正經歷過全部進度的評量下,能展現的學習成果,被轉為百分制。

補考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已經知道全部進度評量的結果、有更多時間整理評估第一次學習,有稍長時間,給第二次機會修正「在第一次評量時只是因為抓錯重點以致於分數沒有展現原本對學習內容的掌握」的地方。

重補修的目的是用更多的時間,讓同學將學期中可能漏失或誤解的概念重新拾起,調整校正原先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有第三次機會呈現對學習內容的掌握。

從以上的目的來思考,三種學習設計的評量與計分方式自然會有不同。

所有的科目都會在學期成績時,參採至少兩種成績,減少老師只看單一成績所引致的重大差距。
而在補考時,只有單一成績。可以是單一紙筆測驗、報告等。
因此,如果測驗的難度相等,而同學對學期內容的掌握度不變,也很常見學期成績與補考有很大不同。

我們的課程因為
  1. 是程序性知識,無法進行紙筆測驗 ; 
  2. 又因為屬於專案式學習PBL,需要從做中學,因而在不同階段做形成性評量並不適合轉換為百分制作為計分依據 ; 
  3. 因著是團隊工作,同學的學習熱情也很容易受到青少年互動行為模式影響老師的觀察,同時在評量原理上,學習態度並不適合拿來轉換為百分制作為計分依據。

所以在學期成績的計算上,我們的科目除了有多位老師評分之外,還參採同學的同儕互評。
(許多課程中的口頭報告只有單一老師評分)
參採同儕互評的計分方式也利用相同影片在過去六個學期的前後屆班級測試播放收集評分結果,確認重現性與信度)

而在補考成績計算上,因著上述目的、條件的不同所引致的設計差異,只有老師的評分。

學期成績與補考成績的計算方式,授課老師都有在課堂上很明確的說明,同學應該知道兩者的設計原因與所帶來的差別。

而學期影片中要呈現的方向與脈絡,兩位授課老師在課堂上都至少有進行一次的公開說明、兩次的入組引導,好讓同學充分有機會接收到「這是一個探究歷程」的概念。
(投影片請參閱下方附檔,同之前與您的說明,各班老師會有微調,但這張投影片一定有公開說明,並有入組的口語補充及引導、梳理)



期末報告架構中的九個重點分別對應到我們學期中的不同單元,在學期後半的不同單元進行時,老師們同步也會開始協助同學準備期末報告,因此有在特定週次播放學長姐或前學期同學的作品,強調其中優點的部分(如分析資料、以不知道-做不到-沒想到來分析需求-提出假說、用數據驗證等等)

理論上,同學應知道成果發表時影片中要有的元素、方向與脈絡(是在說明驗證假說的歷程),也許可能在轉達與您時,有所漏失或誤解。

以上供您參考。

                       問題解決課程發展與實務社群 主持人 韓中梅


=========================================
=========================================

家長的回信很快

=========================================
=========================================
再次謝謝老師的耐心回覆, 讓我對教育制度的設計更加了解, 也幫助我和孩子建立對課程評量的正確認知.

晚上我會轉達您的指導給XXX, 為課程重補修做準備.
=========================================
=========================================

看得出來是抽空回覆.....

真的希望不會還有下一封......

尤其希望不要有我的第三個預測。

=========================================
=========================================
=========================================
=========================================
=========================================
=========================================
=========================================
=========================================


校長。記者。議員。立法委員。國教署。  


這樣。

的話。


我會對大人很失望(但不意外,因為遇過很多次)(例如信件開頭就說自己是某某議員還是會長之類的)。

也。

只好把所有關切的過程都記錄保全並且完全公開。

也會找我認識的。

校長。記者。議員。立法委員。國教署。 

還有部長。們。

尤其是一定會拿來當例子跟學弟妹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