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授權方式

創用 CC 授權條款
阿梅的生物圈一號韓中梅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montanahanbio.blogspot.tw

下載檔案請注意

這個部落格的目的

1.讓學生在需要時能有材料自學/預習/複習
2.生物教師(現在及未來的)能一起討論更棒的教學活動

所以請求檔案分享時請您寫個信告訴我您是誰囉~


感謝台中二中葉婉儀老師、台南二中李宜欣老師、平鎮高中蔣佑明老師、嘉義高中林芳妃老師、旗美高中蔡佳娟老師融入校內課程
探究實作與問題解決的全部課程紀錄列表 請點選https://reurl.cc/xEYoqZ

2023年7月24日 星期一

11102問題解決FAQ -- 好的問題解決是什麼?問題解決的成績為什麼是這樣?part 2

 在part 1 落幕的隔天,同一個班級又有另一位同學來信

============

老師您好,我是ooo,想請問我補考成績與我預想的差非常之多,我是自己一人照著黃老師給我們的一張筆記紙上面的評分標準需要的每個項目去重新製作,每個條件應該都有達成才對,希望能給個指教

============

這實在很有趣。
我本來不知道這個班級的導師是誰,後來知道了才發現歷年來有成績爭議的都是類似特質的班級。

而且之前有爭議的班級還可以說是因為學生是用成績篩選進去的,可能會比較容易非常計較。
(不是在意成績喔,是計較。真的在意成績的會非常努力搞清楚課程在幹嘛。)

但是這次有爭議的班級不是用成績篩選進去的,就是一般班級。
只是導師是常常帶成績篩選出的班級。

目前為止我們的課程已經實施三年,所以大約已經有400個小組。
但目前為止只有三個小組有成績爭議。

雖然三個案例在問題解決課都是同一個授課老師,但是同一個授課老師的其他班級從來都沒有提出疑義。

看看這件事怎麼發展,也許我有機會寫個part 3來說這個部分。
============

因為我剛好寫了part 1 ,第二個學生的成果影片(原始影片隱私權由學生設定,版權亦屬於學生,此處為教學且非營利用、備份隱私權設定為限制)也有類似的問題,所以就直接寄給第二個學生
(其實問題大得多)
(我們就姑且不去計較影片本身的品質真的是很「驚人」)
這次我沒有去識別化,因為這個同學的影片開頭有很多資訊是我後面會用到的。
光看片頭,其實很難說服人這是一個很希望得到高分的影片。

接下來三天都沒有回信,結果第三天就突然給了我下面這一封信
(感覺上是突然醒過來之類的)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跟「某些人」「討論」過)

============

我看了您給我的網址,我給你看的是黃老師給我的評分表,表上面有註記我原本的報告缺失的內容,我將報告重做花了20個小時,還換了假說換了被說抄襲的內容,我照著老師給的評分表一一對照做出的報告,被一個不是我任課老師的人打20分,基本上是非常不服

============
這邊同學說的評分表其實根本不是評分表。

而是老師好意在一邊跟他討論時,一邊幫忙寫下來的輔助材料。不然學生都覺得自己聽過就會記得。










雖然老師有寫下來,但是學生的理解可能天差地遠

因為每個人都是依據自己對事件的背景認知去詮釋當下聽到、看到的資訊。
而後續的行動並不是依據聽到與看到的資訊,而是自己的詮釋。

學生可能在聽老師講的時候,心中會出現一個「自己覺得可以」對應老師所說的方案,但卻沒有提出來(又或是提出時沒有具體的東西可以讓老師評估是否跟老師自己所說的一致)

通常都認為自己「懂」老師在講什麼,也所以後面就容易以為自己有正確補上老師說的~

偏偏在這些參加補考的學生中,其實都沒有先把影片給原本的授課老師看過,就認為自己完全有做到授課老師所提點的內容。

=====================
而且這封信是在週六下午4:50寄出的!
所以我一看到信就回信如下,當時是5:10,我人正在外面辦事情。


=====================
過了一天,週日晚上7:06
學生來信了

那請問老師我需要知道我的評分過程我想知道自己被扣的分數是缺失了什麼東西呢,因為我照著黃老師的筆記紙一個一個對過該做的事情了,希望老師能告訴我扣分的部分是哪些呢?

有看出來學生真的覺得自己有做到所有事情喔!

光是最後一項測試的數據就完全沒有在影片中,還是可以很確定自己都有做到老師寫的~

其他的部分也常常搞錯重點、跟上課的東西根本不一樣,比較重大的像是:
  • SWOT分析只做了一半:最重要的那一半沒出現
  • 搞錯產品:花超多時間在介紹一個別人做的app,關於自己所做的部分也都只是「想要這樣做」
  • 沒有真的去做(影片中是說要去找網紅合作之類的),當然就沒有測試數據。
如果說「產品是那個app」那就離我們課程所教的內容天差地遠了!

不過我還是立馬(寄出時間是7:14)回信說週一會整理給他

為什麼把時間點也寫出來?因為真的沒有辦法處理「一個回應要三天才會出現」的事情。
搞不清楚是睡醒突然又不能接受嗎(請見part 1 ),這樣我要處理到哪一年?
而且馬上就要重補修了,萬一到時還沒處理完,就會超級麻煩。

所以在我的回信中也有提到這個部分
=====================
以下是我在週一的回信。
超級長喔!
=====================
=====================
=====================

以下是評分過程的說明,因為同學來信要求詳細說明評分的細節,所以文長,請仔細閱讀。

一、最基本的檢視與評估方法

問題解決課程所帶給同學的是-如何進行一個具有「使用者研究、設計思考與行為探究」的專案


這樣特殊(教授程序性知識+從專案的歷程中學習的課程在評量上的方向會是評估同學是否展現「有掌握對應歷程中各單元的核心概念」


最簡單的審視方法有二:

一是「專案的成果是否可以說出這張投影片的內容?」

影片的內容來看,「可能」有說明前三行,但後三行的部分會需要加以提供更多資訊才能有足夠的論述,而我們課程最重要的是就是後面這三行。


當然,二是還需要測試後的數據來支持自己的產品是比原有的產品好。 (這個部分在影片中並沒有出現)


—---------------------------------------

二、以產品為終點,倒推應有的歷程以說明影片中需要加入的關鍵部


1.以影片中最終定位的產品是「用更好的方式推廣app到推回去,應該要提供數據展示「比起原來的推廣方式,透過我們的推廣有更多人下載並持續使用此款app來幫助自己減碳


   而在影片中並

  •    沒有看到新的推廣方式讓多少人下載並持續使用(這是評分項目之一)。

  •    也沒有看到原來的下載數量、比例或使用情形(這是評分項目之一)。

   因此無法判斷產品的有效性(這是評分項目之一)


2.如果要觀看者「我們的產品是否讓觀看者判斷為有效」(這是評分項目之一),那麼至少要提供觀看者「我們的產品」。

   在影片中設定的產品是「新的推廣方式」,那麼至少要具體說明推廣方式有哪些,大家才能判斷。


  但在影片中並

  • 沒有看到在哪些FB粉專或社團推廣、貼文內容為何?

  • 也沒有看到具體列出跟哪些網紅合作、合作推出的內容為何?

   因此無法讓觀看者判斷「(提出的產品是否比原來的產品『更』有效而)願意用」 (這是評分項目之一)


3.如果是要定位在「設計更有效的推廣方式」來看,應該要先分析現有app的推廣方式,包含出品公司使用哪些管道推播、推播的內容是什麼?有沒有哪些機關與民間團體在推廣這個app?這些團體使用的管道、內容是什麼?
      而在影片中並

  • 沒有看到分析舊的推廣方式,因此無法判斷是否針對你選擇的因素-管道或內容 (這是評分項目之一)


4.如果是選擇記錄碳足跡的app作為主要的已經有的有效解方,那麼應提供「Reewild 比其他記錄碳足跡的app更可以有效減少生活碳排放」的資訊。

    意即我們找的app真的是目前最成功的記錄碳足跡app嗎?如果本來就是很失敗的產品,那麼也不值得我們花時間優化。
(這是我們課程的重點之一)


5.而且要先在影片前段建下列四個前提的因果關係是成立的


  1. 人們只要知道並瞭解這款app,就會願意下載此app
    (只是因為不知道或不充分瞭解此款app,所以沒下載)

  2. 只要下載就會持續使用此款app來紀錄生活排碳,就會進而改變活習慣、成為低碳生活
    (而不是做不到持續使用,或是即使持續記錄也還是不會改變生活習慣)

  3. 而且只要持續使用紀錄排碳,就可以有效減少「生活排碳」
    (改變的是主要的成因)

  4. 只要減少「生活排碳」,就可以顯著減少整體的碳排放,而非是政府能源政策、企業轉型政策、低碳運輸政策不足才是主要的排碳量決定因子
    (沒有其他更應該優先改善的現有方案)


    在影片中並沒有在資料收集後的分析看到此一選擇某一測試方向的過程。 (這是評分項目之一)


6.還要說明如何排除B、C、D,以支持A假說是最可能的關鍵因素,也就是為什麼推廣這個app是比改其他方案更有效?

 (這是評分項目之一)


三、對應學期的學習內容應具備的敘述脈絡與影片元素


不論是學期評量、補考或是重補修的評量,都需要展現對應各週活動的核心概念。


各週活動如下

  1. 資料收集

  2. 五個為什麼/因果關係圖

  3. 現象流程圖

  4. 分析不知道/做不到/沒想到

  5. 分析現有產品的SWOT找出可優化的因子

  6. 根據現有產品的SWOT設計自己的產品

  7. 擬定量化指標

  8. 製作產品

  9. 測試收集數據



對應的核心概念如下圖


然而,因為我們課程的核心是在「如何找到最值得花時間測試的假說並進行有效驗證」,所以並不是(看起來)有這些項目就好」,而是自我檢視這些內容指向「能幫助我們形成有意義、有價值的假說」嗎?「數據有效嗎?有支持我們原本的假說嗎?」


例如下面這張圖片中對話框的紅色文字(都是老師在上課入組時幫忙梳理的重點)

這些其實就是評分單中各項目的深層意義,也對應到授課老師在學期中各週的說明及引導。


或是用比較容易理解的說法是:

  1. 針對問題收集資料,在短時間中更廣泛而精要的掌握問題的必要、正確資訊與脈絡、流程。

  2. 從問題發生的流程、相關的原理,分析、梳理出關鍵而被忽略的隱藏因素

  3. 使用此隱藏因素分析現有的各種解方為何無法有效緩解問題的影響。

  4. 進一步收集更多數據,評估在3.數種解方中,改良哪一種解方,可以最有效的對應2.的隱藏因素,因而可能有最大幅度的緩解效果。

  5. 將最有可能的數個改良方案,形成待驗證的假說

  6. 根據待驗證的假說中的隱藏因素(操縱變因),發展新解方(新的產品)

  7. 根據選擇的舊解方、要改良的隱藏因素與新產品的型態,訂定有效的量化指標(應變變因),來評估「新產品與舊解方」,最終是驗證自己的假說是否成立

最關鍵的是找出「為什麼現有的解方都沒有很好地改善現況」那個關鍵的隱藏因素,並且設計能有效錨定隱藏因素的產品,更重要的是有效的量化指標與測試結果。

四、同學的成果影片比對學習內容的說明與建議

以下就上傳的「減少台灣碳排放」的影片應有的問題分析、產品製作與測試的脈絡與歷程,逐一說明。

需要加入的部分,用紅色的字標示列舉如下,並以藍色的字盡力舉例說明


1.針對問題收集資料更廣泛而精要的掌握問題的脈絡。

  • 這個問題背後的原理有哪些?牽涉到的流程或法規、上下游單位或人有哪些?

  • 別的國家、城市、家庭、別人有類似的問題嗎?他們如何處理?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 哪些相關民間團體在關注?做了哪些事情?為什麼沒有減輕這個問題帶來的困擾?

  • 這個問題有哪些政府機關或學術領域在處理?做了哪些事情?各有哪些優缺點?

   -->碳排放的來源有哪些呢?台灣的各種碳排放來源中,何者是最主要的?(也就是最值得分析、處理的方向)


雖然影片中有這兩張,但並看不出碳排放的來源有哪些。後面也有類似的投影片,都是普遍性的描述,雖然稍微點出了大類,但仍無法拿來判斷應該先處理何種碳排放來源。


在影片中所提供的數據都是「燃料燃燒」的碳排放(如下面兩張截圖),沒有其他碳排放來源的數據

      一般燃料燃燒的碳排放的來源是發電用還有交通運輸,但這只佔一半。還有工業、建築與農業等碳排佔比也接近一半。

      那麼其他來源的碳排放是多少呢?


      尤其是後面的產品定位在一般民眾的生活碳足跡,要怎麼從此資料看出減少生活碳排放就可以有效降低台灣的排碳呢?

      因為發電與交通運輸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提供企業使用的,而非私人使用。

      如果要建立「工業、建築與農業的碳排放最終都是供應民眾生活使用」,那麼也應該在此處的「背後原理、流程」建立關聯,並且分析在民眾生活使用中,哪一類行為是最大宗的碳排來源。
    例如後面有提到大眾運輸,這是最主要的來源嗎?有數據支持嗎


   -->在收集的資料中,目前政府、學界與相關團體用來協助改善碳排放的各種策略有哪些呢?在這篇中提到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布了「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預計在2030年前編列約9000億預算,執行能源、產業、生活、社會四大轉型策略,以及科技研發、氣候法制兩大治理基礎,並輔以12項關鍵戰略。這些能源、產業、生活、社會四大方向的策略,這些策略從規劃到執行面各有哪些具體的方案呢?這些方案的成效是如何呢?(這是評分項目之一)

也就是下面這四張在課程中的投影片可以提取的資訊(才能在後面的步驟進行分析)



在這一張裡面有較為普遍性的簡單介紹來源與措施,但沒辦法看到在台灣這些過程的比例、措施的實施成果與優缺點。

即使這張投影片中有展示一些策略,也很難理解為什麼挑這幾個現有解方、為何判斷他們有無效果,尤其是塑膠袋跟碳排放的關係是什麼呢?

      

如果沒有看到多個「具體、目前最有效的」解方,那麼就很難在後續的步驟分析現有解方的缺失。影片中並沒有看到羅列目前最常被使用來大量減少碳排放的策略(如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轉型)或是最新發展的解方有哪些(如碳定價..等)

   

-->現有方案的搜集與蒐尋是最關鍵的,找到最新、最被廣泛使用或是最被推薦使用的解方,才是值得我們投資時間去研究的。後面的一系列步驟都源起於這個關鍵。


2.從問題發生的流程、相關的原理,分析、梳理出關鍵而被忽略的隱藏因素

  • 五個為什麼

  • 問題背後的複雜系統

  • 問題現象流程圖

   -->在影片(2:56)中雖然有說明問答的流程

但沒有從中梳理出問題背後的複雜系統與現象流程,以找出在這個問題中各種角色的真正需求

這也是我們的課程「在五個為什麼」後,提供下面四張投影片作為分析工具的原因,因為主要要做的是梳理這些「為什麼」背後可能有的複雜系統與需求


尤其是上面三張現象流程圖,在減少碳排放的主題上,應該都會用到,尤其是將問題歸咎在民眾不改變生活型態的方向。


這三張可以很好的梳理以下內容:


前面提到的台灣在能源、產業、生活、社會四大方向的措施,從規劃到執行面的具體措施有哪些主要訴求?

而對應的使用者(從政府單位、立法單位、企業到個人)有哪些真正的需求沒有被滿足,以致於成效不彰呢?

例如

  • 在法令制度面,相關的部會為什麼遲遲不訂定跟其他國家相同強度的法規呢?他們的需求是什麼?

  • 在消費系統中,為什麼業者不使用可以降低碳排放的設計?為什麼消費者總是購買高碳排放的商品呢?

  • 在一般人的生活習慣中,人們不使用低碳排放的因素是什麼呢?雖然在右邊截圖的這一段影片中中有提到私人運具的優點,卻沒有引用其他國家的民眾為何多使用低碳運具的資訊。

    因為私人運具的優點在其他國家應該也是會成立的,但其他國家例如歐洲的國民為什麼都比較會優先選大眾運輸呢?
    難道他們的國民比較不愛舒適與隱私,還是他們的私人車輛比較不舒適也沒有隱私呢?

    如果查資料時有去找「交通碳排-->其他國家如何降低交通碳排」,就會發現很多國家有以國家經費佈建充足的大眾運輸系統、方便友善的自行車路網,甚至整體的道路與法規設計都限縮私人運具的使用權利、也大幅提高開車的成本,如高額的稅率、需自購停車位才能買車、高額的停車費用、效率超高的開罰與拖吊制度等等。

    那為什麼很多國家都已經顯著地透過降低交通碳排來降低整體碳排,而台灣的政策與經費並沒有這樣規劃呢?相關部會的需要什麼協助才會願意做這方面的措施呢?

以上是用交通碳排來看。
同樣的分析應該還要用在其他碳排放的來源,如工業、發電、農業等等。

接著要整理來分析「哪個碳排放來源才是最主要的」、相關的部會或民眾在執行解方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也就是有什麼因素是隱藏在所有困難的背後,一直沒被發現或解決,以致於所有的努力都無法減緩碳排放的加速?

從後面的app推廣的產品來看,我們很難建立「是因為大家不知道Reewild這個有效的app,以致於碳排放無法減緩」這個連結

3.使用此隱藏因素分析現有的各種解方為何無法有效緩解問題的影響。

  • 解方A其實有效,只是大家不知道(不知道)
    -->要有更高的推播效果(推播管道、內容、....等)

  • 解方 B看似有效但其實沒幫助,因為不便、很難...,所以做不到(做不到)
    -->要有更方便使用的方式、更容易長期執行的建議.....

  • 解方 C看似有效但其實沒幫助,因為人們沒想到其實重點搞錯了(沒想到)
    -->要讓大家改變嘗試的方想重點

因為前面並沒有提出分析「主要的碳排放來源」、「現有解方的成效與缺點」、「現象流程中各階段使用者的需求」還有分析出來的「隱藏因素(需求)」,因此在這邊其實很難理解為什麼解方的方向會跳到「推廣一個記錄碳足跡的app」


就邏輯來說,前面步驟的資訊整理與分析部分的論述可能會像是

  1. 台灣的主要碳排放來源有.........

  2. 其中,生活碳排放所佔的比例為....,高於......

  3. 根據...(其他國家的成果)....,比起政府制定能源轉型策略、碳稅與碳定價、產業結構轉型能達成的減碳比例...(數據).....,只要人們改變...(生活習慣)...就可以降低更多的(數據)…碳排放。
    或是提供分析圖支持所有步驟中的困難都指向人們不願意改變生活型態)

(或是人們改變生活型態是處於問題流程的前端<--但這並不符合常理)

  1. 接下來才是去尋找目前有哪些方法讓人們將高碳排的生活型態改變成低碳排的生活型態


  1. 要透過這張投影片分析人們不願意改生活型態(前面分析出的隱藏因素)的原因是

    1. 因為不知道自己的碳排放,所以不願意改變生活型態
      (意即只要知道,就會改)

    2. 想要改成低碳排的生活型態,但因為會減少舒適所以不願意改變生活型態
      (意即只要不減少舒適,即使會增加花費,也會改)
      想要改成低碳排的生活型態,但因為會增加花費,所以不願意改變生活型態
      (意即只要不增加花費,即使會減少舒適,也會改)

    3. 有在改成低碳排的生活型態,但是改的都是只能減少一點點碳排的部分
      (意即只要讓他們知道應該改別的,就會改)

      (所以這張投影片中的分析是用在這裡)

如果要選擇上面的「a.因為不知道自己的碳排放,所以不願意改變生活型態」,那麼就要提出資料佐證(確認)
根據...(其他國家的成果)...顯示,人們若是能意識到自己每天製造的碳排放,就會選擇低碳的生活方式。
例如只要知道自己今天開車造成的碳排放,就會放棄開車,改搭公車或火車)<--這個我很難想像會發生。


如果在步驟4.已經找到關於「讓人們將高碳排的生活型態改變成低碳排的生活型態」的研究報告,指出「根據...(其他國家的成果)...顯示,人們若是能意識到自己每天製造的碳排放,就會選擇低碳的生活方式(這是大前提),那麼這張投影片就可以用來分析人們不知道自己日常碳排放(研究指出的隱藏因素)的原因是

  1. 因為人們不知道自己有碳排放 or 不知道有紀錄碳排放的app

  2. 因為即使知道有記錄自己碳排放的方法,但因為不好用or會花很多時間or沒有持續使用的動機

  3. 因為人們沒想到雖然自己好像已經選了低碳的生活型態(例如選擇吃素、搭大眾工具、隨手關燈),但還是因為沒有紀錄,所以製造了遠超過自己想像的碳排放。


  1. 接著要提供數據(可以是快速但有足夠代表性的意見調查)支持在步驟5.提出的a、b、c中的哪一個比較有可能。
    例如:有研究顯示開始紀錄後,有多少比例的人改變了生活習慣
              經過快速的意見調查顯示,提供紀錄方法後大家就會開始紀錄,並有多少比例的人改變生活習慣
    而這個比例必須要高過一半(至少要高過隨機,對吧)

  2. 有上面3.~6.的諸多資料才能提出「讓人們有紀錄碳足跡工具,就可以有效的改變人們的生活型態,而生活碳排放是台灣最主要的碳排放來源(而非其他來源),因此可以有效的將低台灣的碳排放


也就是要測試的假說「a.人們是因為不知道有紀錄碳足跡工具,所以無法有效的改變人們的生活型態,而生活碳排放是台灣最主要的碳排放來源(而非其他來源),也因此目前台灣的其他政策與措施都還無法有效地將低台灣的碳排放

而非「b.人們/企業/政府知道自己的行為/選擇/政策造成排放很多二氧化碳,但因為改變生活習慣/商品製造與銷售/政策與法規的話,會提高很多不舒適方便/支出成本/民怨反彈」

也不是「b.人們覺得目前的紀錄方法都很難用、無法引起動機」、「b.人們無法執行低碳生活型態(例如新竹人就很難依賴低碳運輸完成上學、就醫與洽公等基本生活需求)」



如果回到成果影片,從五個為什麼的歷程描述後,到下面這三張投影片前,應該增加上面2.~6的藍色字部分,而不是直接跳到

  1. 如此我們才能比較有把握「推廣一個紀錄碳足跡的app」是值得測試的假說
    而要更確認是a而非b或c,那麼在挑選要推廣的app時,就要先挑選在使用上是「好用」、「可以引起動機」,並且裡面提供的替代選項是基本上大家都可以做到的。
    所以會需要挑選目前市面上最被廣為推薦使用的紀錄碳足跡的app!!



9.據待驗證的假說中的隱藏因素(操縱變因),改良舊有解方的缺失、發展新解方(新的產品)

  • 舊解方「推廣方式」的SWOT分析

  • 因為現在有很多的碳足跡紀錄app,很多單位或團體也都在推廣,但其實用的人還是很少
    所以就要分析
        -->為何沒有廣為人知 

  • 此時就是使用右邊這張投影片的時機
    真正要分析的是「目前大家如何推廣那個app

                   -->接下來就要用不同的方式推廣這個app -->你的產品是「新的推廣方法」,而不是「那個app」

10.根據選擇的舊解方、要改良的隱藏因素與新產品的型態,訂定有效的量化指標(應變變因),來評估「新產品與舊解方」


-->測試指標為:推廣前,知道這app的人vs推廣後,知道這app的人比例

或是

推廣前,使用這app的人vs推廣後,使用這app的人比例
        (不用做新app,但要做新的推廣介面放在新的管道)


「沒有我們產品時」比較的對象推廣前與推廣後。
(這是評分項目之一)


不論指標是什麼,都要能從分析現有解方的隱藏缺點開始,在沒有邏輯謬誤的狀況下,連結到新產品的改良點,並且使用正確的對照組,才能對假說做有效的驗證。


所以這邊要用SWOT分析的應該是「Reewild的推廣方式」,而不是Reewild這個app本身!
(因為你的產品並不是設計一個新的app或改良Reewild,影片中也沒有看到任何相關的產品與測試)


   雖然在影片中有大致說明預想的策略如下面三張投影片



但在影片中並沒有看到「具體」說明推廣方式有哪些,例如


  • [舊解方]Rewild現有的推廣方式,包含出品公司使用哪些管道推播、推播的內容是什麼?有沒有哪些機關與民間團體在推廣這個app?這些團體使用的管道、內容是什麼?

  • [新解方]你在哪些FB粉專或社團推廣Rewild、貼文內容何,又或是跟哪些網紅合作、合作推出的內容為何。


因此無法判斷你的推廣方式是否比其他單位、團體推廣的方式更好。


------


當然,在最後必須要針對前面提出的假說,以數據驗證是否成立。


例如:

           根據我們的數據,我們改變推廣的管道後願意使用比例明顯高於改變推廣的管道前。

           因此,支持我們的假說-人們是因為原本推廣的管道無效讓使用比例很低。



在這邊,影片中並沒有說明

  • 要用什麼數字來量化原來的推廣成效與我們的推廣成效(這是評分項目之一)


11.最後一個關鍵是

沒有提出

  • 經過實際測試後,我們的推廣方法讓知道並下載使用這個app的人增加了多少比例(這是評分項目之一)


---------------



以上的說明供你參考


藍色與紅色的字都是如果加入影片中,才會有對應的評分依據,如果沒有出現在影片中,就難單以想像來給分。


上文中的比對都是根據影片中後面描述的「以不同的推廣方式」做產品來倒推。

如果是要以app作為產品,則影片中沒有看到屬於你製作或調整的內容、測試數據等等相關的資訊。


如果比對之前給你的問題解決常見問題,會發現整體架構很像。

因為都是根據我們學期中的授課內容與目標來論述,課程的評量規準、授課老師在學期中與期末的引導也都是根據上文中的脈絡與架構,因此,補考的準備應根據上課的內容、引導脈落及評量規準。


--------

因為同學來信要求詳細說明評分的細節,所以上面是我逐項的說明。


文字很龐大是因為這些重要的概念,都是授課老師花了36節課還有許多課外時間,進行慢慢與大量的入組引導,才逐漸幫同學建立的程序性知識。


如果同學在閱讀上文脈絡時感到非常困難,那麼就表示很大的可能是在學期中的理解與老師有傳達的方向有挺大的落差。

----------------

----------------
----------------
就現行學分制度與評量原理跟同學分享如下:

學期成績的目的是評估同學第一次學習結束時,在準備時間很短,沒有真正經歷過全部進度的評量下,能展現的學習成果,被轉為百分制。

補考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已經知道全部進度評量的結果、有更多時間整理評估第一次學習,有稍長時間,給第二次機會修正「在第一次評量時只是因為抓錯重點以致於分數沒有展現原本對學習內容的掌握」的地方。

重補修的目的是用更多的時間,讓同學將學期中可能漏失或誤解的概念重新拾起,調整校正原先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有第三次機會呈現對學習內容的掌握。

從以上的目的來思考,三種學習設計的評量與計分方式自然會有不同。

所有的科目都會在學期成績時,參採至少兩種成績,減少老師只看單一成績所引致的重大差距。
而在補考時,只有單一成績。可以是單一紙筆測驗、報告等。
因此,如果測驗的難度相等,而同學對學期內容的掌握度不變,也很常見學期成績與補考有很大不同。

我們的課程因為
  1. 是程序性知識,無法進行紙筆測驗 ; 
  2. 又因為屬於專案式學習PBL,需要從做中學,因而在不同階段做形成性評量並不適合轉換為百分制作為計分依據 ; 
  3. 因著是團隊工作,同學的學習熱情也很容易受到青少年互動行為模式影響老師的觀察,同時在評量原理上,學習態度並不適合拿來轉換為百分制作為計分依據。

所以在學期成績的計算上,我們的科目除了有多位老師評分之外,參採同學的同儕互評。
(許多課程中的口頭報告只有單一老師評分)
參採同儕互評的計分方式也利用相同影片在過去六個學期的前後屆班級測試播放收集評分結果,確認重現性與信度)

而在補考成績計算上,因著上述目的、條件的不同所引致的設計差異,只有一位老師的評分。
在法規中並無限制補考批改老師必須是該班授課老師,在目前現行其他科目的考試都是由單一一位老師負責全年級的補考評分,很常出現並非同學的授課老師的情境。

學期成績與補考成績的計算方式,授課老師都有在課堂上很明確的說明,同學應該知道兩者的設計原因與所帶來的差別。

而學期影片中要呈現的方向與脈絡,兩位授課老師在課堂上都至少有進行一次的公開說明、兩次的入組引導,好讓同學充分有機會接收到「這是一個探究歷程,而看起來有這些元素就好」的概念。

----------------

----------------

----------------


最後,要請同學幫忙的是,因為考試的成績確認會牽涉到後續許多作業,因此會希望有任何問題都盡快提出,好能儘早處理,避免因為延遲造成更多難以釐清的責任與後果。



本次成績的討論相關時間點如下


7/13(四)公布補考成績

7/18(二)下午1:22同學來信提出疑義(距離成績公布已經天)

7/18(二)我在同日下午4:50立刻回信給同學

7/22(六)下午6:50同學再度提出疑義是(距離我提出說明已經天,距離成績公布已經超過一周)

7/22(六)下午7:10我收到信之後立刻回信告知在下一個工作天會給同學回應並且我也立刻聯繫授課老師準備要給你的回覆。

7/24(一)也就是今天一整天都在收集與組織要給同學的回覆,為的就是在收信後的第一個工作天給同學完整的回覆。
                 (從上面的資訊、文字量與分析影片應該看得出來這也需要花至少八個小時)


希望同學從上面的時間點有看出來,我的回覆都是立即的,為的就是縮短釐清的時間、減少延遲衍生更多的問題。

而每一個說明都需要很多工作時間才能組織完成。

所以請同學在看完上文的分析,如果還是覺得評分不符合課程的授課內容、評量規準

請務必於7/26(三)中午12:00前此封信寄出後的第二個工作天-提出, 俾便能在7/27(四-成績公布已兩週、問題解決重補修前最後一個工作天-處理完畢, 避免衍生重補修的上課與費用等相關事宜


7/26(三)中午12:00前如未見提出進一步詢問的來信,因為距離成績公布已經達兩週,也會影響重補修的部分相關事宜,因此就不再處理補考成績的確認與討論。



問題解決課程發展與實務社群 主持人 韓中梅



===================


不過我自己的草稿中,其實還有先寫好如果同學還要「討論」下面三個方向時,我會有哪些回應


  • 有照老師寫的做,是授課老師沒寫到才讓我分數低
  • 授課老師說的跟補考評分老師你寫的不一致
  • 明明就做了很好的東西,分數應該要更高
  • 花了很多時間所以應該要更高分


==================

==================

==================

以下是我預計會寫的方向,衷心希望不要用上。

更不要出現又找家長來這種萬年不變老橋段


------------------------


外給你參考的是這幾段


一、

什麼樣的推播方式會有多少成效,這個是商業上早就有出書的內容,也有很多研究在說明。


甚至一個公司要付多少錢給網紅都是有圖表與計算公式的,不至於沒有資料或圖片。


另外,有投放廣告當然會增加曝光率,這就是廣告的定義,因為有花錢,有沒有曝光是播廣告的人按一個鍵就可以決定的,這不用測試。


推播結果的量化評估一般是用觸及率,也就是「有多少人看到」。

尤其是在我們這邊並不是只要有多1個看到就有意義,而是因為看到你的推廣,而願意下載的。

也就是在商業上唯一有意義的指標,有多少人是因為看到你的廣告而願意花錢購買的。


直接說「打廣告會提高曝光率是沒有資料」是很難說服他人這個影片是由一個有資料收集能力的人製作的。



二、退一萬步來看,因為我們的課程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評估最有可能成立的假說,才去設計產品進行測試」,表示你評估「讓人們知道紀錄碳足跡app,他們就會下載 ; 只要下載,就可以有效的改變人們的生活型態,而生活碳排放是台灣最主要的碳排放來源(而非其他來源),因此可以有效的將低台灣的碳排放」是很有可能成立的,才會接著設計推廣。


人們只要知道這個app,就可以大幅減少碳排放。


那麼,你知道這個app很久了有使用這個app嗎?有改變哪些生活習慣呢?減少多少碳排放了呢?


  • 如果你沒有在使用這個app,就表示並不是知道就會用。(不是因為-無知道)
    如果你有下載但沒有持續使用,就表示即使下載,也無助於減少碳排放(是因為做不到)

  • 如果你有持續使用,但沒有改變生活習慣或型態,就表示即使有在使用,也不會讓人們改變碳排放(是因為做不到)

  • 如果你有持續使用,但沒有大幅減少碳排放,就表示即使有在使用,也不會讓改變太多碳排放(是因為每個人的小改變,並無濟於事-不是重點)


以上都是在我們課程中有對應的單元在學習如何排除的。



三、有時候影片中的每個元素,例如字幕,都會影響觀眾的理解,除了會看不懂內容在寫什麼,也很難說服別人你很在乎這件事

這邊只隨便找三個截圖,就已經有讓人瘋狂的未校正。





又或者是上面這兩張投影片的文字、排版與要說明的內容,都讓人難以想像這是一個盡力爭取高分的表現。


一個成果發表花多少時間並不在我們的評分規準中,而且20小時真的沒什麼。

我自己的專案去高雄市政府提案發表時,光是前置作業如討論會議與資料分析就至少50小時,簡報從開始製作、試講、修改到完稿也超過20小時。


尤其重要的是,一件事情真的不會因為花的時間多就變成是正確或成功的。




最後的最後。


授課老師的任何引導都是起於「上課內容」與「評量規準」。

你截圖給我的是老師在說明影片與「上課內容」與「評量規準」差異時,好意協助你的視覺化輔助材料,

是老師好意用來協助同學回想老師「說明」

(也就是協助同學回想影片與「上課內容」與「評量規準」差異。)


因此,同學在準備補考的起點應該是「上課內容」與「評量規準」,而非那張紙。

(因為老師們知道同學常常用聽的就以為自己可以記得)

(老師可以完全不寫下那張紙,只讓你回家憑記憶準備)



每個人都是依據自己對事件的背景認知去詮釋當下聽到、看到的資訊。

你在做影片時並不是依據聽到與看到的資訊,而是自己對當時聽到的話「的詮釋」。


你可能認為自己「知道」老師在講什麼,但因為沒有先把影片給原本的授課老師看過,老師也沒有機會告訴你其實可能有落差。


如果你還是認為真的覺得自己有做到所有事情,光是老師幫你註記最後一項測試的數據就完全沒有在影片中,不知道為什麼你還是可以很確定自己都有做到老師寫的?


其他的部分也常常搞錯重點、跟上課的東西根本不一樣,比較重大的像是:

  • SWOT分析只做了一半:最重要的那一半沒出現

  • 搞錯產品:花超多時間在介紹一個別人做的app,關於自己所做的部分也都只是「想要這樣做」

沒有真的去做(影片中是說要去找網紅合作之類的),當然就沒有測試數據。

  • 如果說「產品是那個app」那就離我們課程所教的內容天差地遠了!


以上的重大落差其實也很大程度地反映了你對事件的背景-即課程內容-的認知真的需要較多的時間重新調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