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art 1 落幕的隔天,同一個班級又有另一位同學來信
============
老師您好,我是ooo,
============
但目前為止只有三個小組有成績爭議。
- SWOT分析只做了一半:最重要的那一半沒出現
- 搞錯產品:花超多時間在介紹一個別人做的app,關於自己所做的部分也都只是「想要這樣做」
- 沒有真的去做(影片中是說要去找網紅合作之類的),當然就沒有測試數據。
以下是評分過程的說明,因為同學來信要求詳細說明評分的細節,
一、最基本的檢視與評估方法
問題解決課程所帶給同學的是-如何進行一個具有「使用者研究、
這樣特殊(教授程序性知識+從專案的歷程中學習)
最簡單的審視方法有二:
一是「專案的成果是否可以說出這張投影片的內容?」
就影片的內容來看,「可能」有說明前三行,
當然,二是還需要測試後的數據來支持自己的產品是比原有的產品好
—-----------------------------
二、以產品為終點,倒推應有的歷程以說明影片中需要加入的關鍵部 分
1.以影片中最終定位的產品是「用更好的方式推廣app」
而在影片中並
沒有看到新的推廣方式讓多少人下載並持續使用(
這是評分項目之一)。 也沒有看到原來的下載數量、比例或使用情形(
這是評分項目之一)。
因此無法判斷產品的有效性(這是評分項目之一)
2.如果要觀看者「我們的產品是否讓觀看者判斷為有效」(
在影片中設定的產品是「新的推廣方式」,
但在影片中並
沒有看到在哪些FB粉專或社團推廣、貼文內容為何?
也沒有看到具體列出跟哪些網紅合作、合作推出的內容為何?
因此無法讓觀看者判斷「(提出的產品是否比原來的產品『
3.如果是要定位在「設計更有效的推廣方式」來看,
而在影片中並
沒有看到分析舊的推廣方式,因此無法判斷是否針對你選擇的因素-
管道或內容 (這是評分項目之一)
4.如果是選擇記錄碳足跡的app作為主要的已經有的有效解方上
(這是我們課程的重點之一)
5.而且要先在影片前段建下列四個前提的因果關係是成立的
人們只要知道並瞭解這款app,就會願意下載此app
(只是因為不知道或不充分瞭解此款app,所以沒下載)只要下載就會持續使用此款app來紀錄生活排碳,就會進而改變生
活習慣、成為低碳生活
(而不是做不到持續使用,或是即使持續記錄也還是不會改變生活習慣) 而且只要持續使用紀錄排碳,就可以有效減少「生活排碳」
(改變的是主要的成因)只要減少「生活排碳」,就可以顯著減少整體的碳排放,而非是政府
能源政策、企業轉型政策、 低碳運輸政策不足才是主要的排碳量決定因子
(沒有其他更應該優先改善的現有方案)
在影片中並沒有在資料收集後的分析看到此一選擇某一測試
6.還要說明如何排除B、C、D,
(這是評分項目之一)
三、對應學期的學習內容應具備的敘述脈絡與影片元素
不論是學期評量、補考或是重補修的評量,
各週活動如下
資料收集
五個為什麼/因果關係圖
現象流程圖
分析不知道/做不到/沒想到
分析現有產品的SWOT找出可優化的因子
根據現有產品的SWOT設計自己的產品
擬定量化指標
製作產品
測試收集數據
對應的核心概念如下圖
然而,因為我們課程的核心是在「
例如下面這張圖片中對話框的紅色文字(
這些其實就是評分單中各項目的深層意義,
或是用比較容易理解的說法是:
針對問題收集資料,在短時間中更廣泛而精要的掌握問題的必要、
正確資訊與脈絡、流程。 從問題發生的流程、相關的原理,分析、梳理出關鍵而被忽略的隱藏
因素 使用此隱藏因素分析現有的各種解方為何無法有效緩解問題的影響。
進一步收集更多數據,評估在3.數種解方中,改良哪一種解方,
可以最有效的對應2.的隱藏因素, 因而可能有最大幅度的緩解效果。 將最有可能的數個改良方案,形成待驗證的假說
根據待驗證的假說中的隱藏因素(操縱變因),發展新解方(
新的產品) 根據選擇的舊解方、要改良的隱藏因素與新產品的型態,
訂定有效的量化指標(應變變因),來評估「新產品與舊解方」, 最終是驗證自己的假說是否成立
最關鍵的是找出「為什麼現有的解方都沒有很好地改善現況」
四、同學的成果影片比對學習內容的說明與建議
以下就上傳的「減少台灣碳排放」的影片應有的問題分析、
需要加入的部分,用紅色的字標示列舉如下,並以藍色的字盡力舉例
1.針對問題收集資料,更廣泛而精要的掌握問題的脈絡。
這個問題背後的原理有哪些?牽涉到的流程或法規、
上下游單位或人有哪些? 別的國家、城市、家庭、別人有類似的問題嗎?他們如何處理?
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哪些相關民間團體在關注?做了哪些事情?
為什麼沒有減輕這個問題帶來的困擾? 這個問題有哪些政府機關或學術領域在處理?做了哪些事情?
各有哪些優缺點?
-->碳排放的來源有哪些呢?台灣的各種碳排放來源中,
雖然影片中有這兩張,但並看不出碳排放的來源有哪些。
在影片中所提供的數據都是「燃料燃燒」的碳排放(
一般燃料燃燒的碳排放的來源是發電用還有交通運輸,
那麼其他來源的碳排放是多少呢?
尤其是後面的產品定位在一般民眾的生活碳足跡,
因為發電與交通運輸中,
如果要建立「工業、
例如後面有提到大眾運輸,這是最主要的來源嗎?有數據支持嗎
-->在收集的資料中,目前政府、
也就是下面這四張在課程中的投影片可以提取的資訊(
在這一張裡面有較為普遍性的簡單介紹來源與措施,
即使這張投影片中有展示一些策略,
如果沒有看到多個「具體、目前最有效的」解方,
-->現有方案的搜集與蒐尋是最關鍵的,找到最新、
2.從問題發生的流程、相關的原理,分析、
五個為什麼
問題背後的複雜系統
問題現象流程圖
-->在影片(2:56)中雖然有說明問答的流程
但沒有從中梳理出問題背後的複雜系統與現象流程,
這也是我們的課程「在五個為什麼」後,
尤其是上面三張現象流程圖,在減少碳排放的主題上,
這三張可以很好的梳理以下內容:
前面提到的台灣在能源、產業、生活、社會四大方向的措施,
而對應的使用者(從政府單位、立法單位、企業到個人)
例如
在法令制度面,
相關的部會為什麼遲遲不訂定跟其他國家相同強度的法規呢? 他們的需求是什麼? 在消費系統中,為什麼業者不使用可以降低碳排放的設計?
為什麼消費者總是購買高碳排放的商品呢? 在一般人的生活習慣中,人們不使用低碳排放的因素是什麼呢?
雖然在右邊截圖的這一段影片中中有提到私人運具的優點, 卻沒有引用其他國家的民眾為何多使用低碳運具的資訊。
因為私人運具的優點在其他國家應該也是會成立的,但其他國家例如歐洲的國民為什麼都比較會優先選大眾運輸呢?
難道他們的國民比較不愛舒適與隱私,還是他們的私人車輛比較不舒適也沒有隱私呢?
如果查資料時有去找「交通碳排-->其他國家如何降低交通碳排」,就會發現很多國家有以國家經費佈建充足的大眾運輸系統、 方便友善的自行車路網, 甚至整體的道路與法規設計都限縮私人運具的使用權利、 也大幅提高開車的成本,如高額的稅率、需自購停車位才能買車、 高額的停車費用、效率超高的開罰與拖吊制度等等。
那為什麼很多國家都已經顯著地透過降低交通碳排來降低整體碳排,而台灣的政策與經費並沒有這樣規劃呢? 相關部會的需要什麼協助才會願意做這方面的措施呢?
以上是用交通碳排來看。
同樣的分析應該還要用在其他碳排放的來源,如工業、發電、
接著要整理來分析「哪個碳排放來源才是最主要的」、
也就是有什麼因素是隱藏在所有困難的背後,一直沒被發現或解決,
從後面的app推廣的產品來看,我們很難建立「
3.使用此隱藏因素分析現有的各種解方為何無法有效緩解問題的影
解方A其實有效,只是大家不知道(不知道)
-->要有更高的推播效果(推播管道、內容、....等)解方 B看似有效但其實沒幫助,因為不便、很難...,所以做不到(
做不到)
-->要有更方便使用的方式、更容易長期執行的建議.....解方 C看似有效但其實沒幫助,因為人們沒想到其實重點搞錯了(
沒想到)
-->要讓大家改變嘗試的方想重點
因為前面並沒有提出分析「主要的碳排放來源」、「
就邏輯來說,前面步驟的資訊整理與分析部分的論述可能會像是:
台灣的主要碳排放來源有.........
其中,生活碳排放所佔的比例為....,高於......
根據...(其他國家的成果)....,
比起政府制定能源轉型策略、碳稅與碳定價、 產業結構轉型能達成的減碳比例...(數據)....., 只要人們改變...(生活習慣)...就可以降低更多的(數據) …碳排放。
(或是提供分析圖支持所有步驟中的困難都指向人們不願意改變生活型 態)
(或是人們改變生活型態是處於問題流程的前端<--
接下來才是去尋找目前有哪些方法讓人們將高碳排的生活型態改變成
低碳排的生活型態
要透過這張投影片分析人們不願意改生活型態(
前面分析出的隱藏因素)的原因是 因為不知道自己的碳排放,所以不願意改變生活型態
(意即只要知道,就會改)想要改成低碳排的生活型態,
但因為會減少舒適所以不願意改變生活型態
(意即只要不減少舒適,即使會增加花費,也會改)
想要改成低碳排的生活型態,但因為會增加花費,所以不願意改變生活型態
(意即只要不增加花費,即使會減少舒適,也會改)有在改成低碳排的生活型態,
但是改的都是只能減少一點點碳排的部分
(意即只要讓他們知道應該改別的,就會改)
(所以這張投影片中的分析是用在這裡)
如果要選擇上面的「a.因為不知道自己的碳排放,
根據...(其他國家的成果)...顯示,
例如只要知道自己今天開車造成的碳排放,就會放棄開車,
如果在步驟4.已經找到關於「
因為人們不知道自己有碳排放 or 不知道有紀錄碳排放的app
因為即使知道有記錄自己碳排放的方法,
但因為不好用or會花很多時間or沒有持續使用的動機 因為人們沒想到雖然自己好像已經選了低碳的生活型態(
例如選擇吃素、搭大眾工具、隨手關燈),但還是因為沒有紀錄, 所以製造了遠超過自己想像的碳排放。
接著要提供數據(可以是快速但有足夠代表性的意見調查)
支持在步驟5.提出的a、b、c中的哪一個比較有可能。
例如:有研究顯示開始紀錄後,有多少比例的人改變了生活習慣
經過快速的意見調查顯示,提供紀錄方法後大家就會開始紀錄,並有多少比例的人改變生活習慣
而這個比例必須要高過一半(至少要高過隨機,對吧)有上面3.~6.的諸多資料才能提出「讓人們有紀錄碳足跡工具,
就可以有效的改變人們的生活型態, 而生活碳排放是台灣最主要的碳排放來源(而非其他來源), 因此可以有效的將低台灣的碳排放」
也就是要測試的假說是「a.人們是因為不知道有紀錄碳足跡工具,
而非「b.人們/企業/政府知道自己的行為/選擇/
也不是「b.人們覺得目前的紀錄方法都很難用、無法引起動機」、
如果回到成果影片,從五個為什麼的歷程描述後,
如此我們才能比較有把握「推廣一個紀錄碳足跡的app」
是值得測試的假說
而要更確認是a而非b或c,那麼在挑選要推廣的app時,就要先挑選在使用上是「好用」、「可以引起動機」, 並且裡面提供的替代選項是基本上大家都可以做到的。
所以會需要挑選目前市面上最被廣為推薦使用的紀錄碳足跡的app!!
9.據待驗證的假說中的隱藏因素(操縱變因),
舊解方「推廣方式」的SWOT分析
因為現在有很多的碳足跡紀錄app,很多單位或團體也都在推廣,
但其實用的人還是很少
所以就要分析
-->為何沒有廣為人知此時就是使用右邊這張投影片的時機
真正要分析的是「目前大家如何推廣那個app」
-->
10.根據選擇的舊解方、要改良的隱藏因素與新產品的型態,訂定
-->測試指標為:推廣前,知道這app的人vs推廣後,
或是
推廣前,使用這app的人vs推廣後,使用這app的人比例
(不用做新app,但要做新的推廣介面放在新的管道)
「沒有我們產品時」比較的對象推廣前與推廣後。
(這是評分項目之一)
不論指標是什麼,都要能從分析現有解方的隱藏缺點開始,在沒有邏
所以這邊要用SWOT分析的應該是「Reewild的推廣方式」
(因為你的產品並不是設計一個新的app或改良Reewild,
雖然在影片中有大致說明預想的策略如下面三張投影片
但在影片中並沒有看到「具體」說明推廣方式有哪些,例如
[舊解方]Rewild現有的推廣方式,
包含出品公司使用哪些管道推播、推播的內容是什麼? 有沒有哪些機關與民間團體在推廣這個app? 這些團體使用的管道、內容是什麼? [新解方]你在哪些FB粉專或社團推廣Rewild、貼文內容為
何,又或是跟哪些網紅合作、合作推出的內容為何。
因此無法判斷你的推廣方式是否比其他單位、團體推廣的方式更好。
------
當然,在最後必須要針對前面提出的假說,以數據驗證是否成立。
例如:
根據我們的數據,
因此,支持我們的假說-
在這邊,影片中並沒有說明
要用什麼數字來量化原來的推廣成效與我們的推廣成效(
這是評分項目之一)
11.最後一個關鍵是
沒有提出
經過實際測試後,
我們的推廣方法讓知道並下載使用這個app的人增加了多少比例( 這是評分項目之一)
---------------
以上的說明供你參考
藍色與紅色的字都是如果加入影片中,才會有對應的評分依據,
上文中的比對都是根據影片中後面描述的「以不同的推廣方式」
如果是要以app作為產品,
—
如果比對之前給你的問題解決常見問題,會發現整體架構很像。
因為都是根據我們學期中的授課內容與目標來論述,課程的評量規準
--------
因為同學來信要求詳細說明評分的細節,所以上面是我逐項的說明。
文字很龐大是因為這些重要的概念,
如果同學在閱讀上文脈絡時感到非常困難,
----------------
- 是程序性知識,無法進行紙筆測驗 ;
- 又因為屬於專案式學習PBL,需要從做中學,
因而在不同階段做形成性評量並不適合轉換為百分制作為計分依據 ; - 因著是團隊工作,
同學的學習熱情也很容易受到青少年互動行為模式影響老師的觀察, 同時在評量原理上, 學習態度並不適合拿來轉換為百分制作為計分依據。
(
在法規中並無限制補考批改老師必須是該班授課老師,
----------------
----------------
----------------
最後,要請同學幫忙的是,
本次成績的討論相關時間點如下
7/13(四)公布補考成績
7/18(二)下午1:22同學來信提出疑義(距離成績公布已經
7/18(二)我在同日下午4:50立刻回信給同學
7/22(六)下午6:50同學再度提出疑義是(
7/22(六)下午7:
7/24(一)也就是今天一整天都在收集與組織要給同學的回覆,
(從上面的資訊、
希望同學從上面的時間點有看出來,我的回覆都是立即的,
而每一個說明都需要很多工作時間才能組織完成。
所以請同學在看完上文的分析,如果還是覺得評分不符合課程的授課
請務必於7/26(三)中午12:00前-
7/26(三)中午12:00前如未見提出進一步詢問的來信,
問題解決課程發展與實務社群 主持人 韓中梅
===================
不過我自己的草稿中,其實還有先寫好如果同學還要「討論」下面三個方向時,我會有哪些回應
- 有照老師寫的做,是授課老師沒寫到才讓我分數低
- 授課老師說的跟補考評分老師你寫的不一致
- 明明就做了很好的東西,分數應該要更高
- 花了很多時間所以應該要更高分
==================
==================
==================
以下是我預計會寫的方向,衷心希望不要用上。
更不要出現又找家長來這種萬年不變老橋段
------------------------
額外給你參考的是這幾段
一、
什麼樣的推播方式會有多少成效,這個是商業上早就有出書的內容,也有很多研究在說明。
甚至一個公司要付多少錢給網紅都是有圖表與計算公式的,不至於沒有資料或圖片。
另外,有投放廣告當然會增加曝光率,這就是廣告的定義,因為有花錢,有沒有曝光是播廣告的人按一個鍵就可以決定的,這不用測試。
推播結果的量化評估一般是用觸及率,也就是「有多少人看到」。
尤其是在我們這邊並不是只要有多1個看到就有意義,而是因為看到你的推廣,而願意下載的。
也就是在商業上唯一有意義的指標,有多少人是因為看到你的廣告而願意花錢購買的。
直接說「打廣告會提高曝光率是沒有資料」是很難說服他人這個影片是由一個有資料收集能力的人製作的。
二、退一萬步來看,因為我們的課程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評估最有可能成立的假說,才去設計產品進行測試」,表示你評估「讓人們知道紀錄碳足跡app,他們就會下載 ; 只要下載,就可以有效的改變人們的生活型態,而生活碳排放是台灣最主要的碳排放來源(而非其他來源),因此可以有效的將低台灣的碳排放」是很有可能成立的,才會接著設計推廣。
人們只要知道這個app,就可以大幅減少碳排放。
那麼,你知道這個app很久了有使用這個app嗎?有改變哪些生活習慣呢?減少多少碳排放了呢?
如果你沒有在使用這個app,就表示並不是知道就會用。(不是因為-無知道)
如果你有下載但沒有持續使用,就表示即使下載,也無助於減少碳排放(是因為做不到)如果你有持續使用,但沒有改變生活習慣或型態,就表示即使有在使用,也不會讓人們改變碳排放(是因為做不到)
如果你有持續使用,但沒有大幅減少碳排放,就表示即使有在使用,也不會讓改變太多碳排放(是因為每個人的小改變,並無濟於事-不是重點)
以上都是在我們課程中有對應的單元在學習如何排除的。
三、有時候影片中的每個元素,例如字幕,都會影響觀眾的理解,除了會看不懂內容在寫什麼,也很難說服別人你很在乎這件事
這邊只隨便找三個截圖,就已經有讓人瘋狂的未校正。
又或者是上面這兩張投影片的文字、排版與要說明的內容,都讓人難以想像這是一個盡力爭取高分的表現。
一個成果發表花多少時間並不在我們的評分規準中,而且20小時真的沒什麼。
我自己的專案去高雄市政府提案發表時,光是前置作業如討論會議與資料分析就至少50小時,簡報從開始製作、試講、修改到完稿也超過20小時。
尤其重要的是,一件事情真的不會因為花的時間多就變成是正確或成功的。
最後的最後。
授課老師的任何引導都是起於「上課內容」與「評量規準」。
你截圖給我的是老師在說明影片與「上課內容」與「評量規準」差異時,好意協助你的視覺化輔助材料,
是老師好意用來協助同學回想老師「說明」
(也就是協助同學回想影片與「上課內容」與「評量規準」差異。)
因此,同學在準備補考的起點應該是「上課內容」與「評量規準」,而非那張紙。
(因為老師們知道同學常常用聽的就以為自己可以記得)
(老師可以完全不寫下那張紙,只讓你回家憑記憶準備)
每個人都是依據自己對事件的背景認知去詮釋當下聽到、看到的資訊。
你在做影片時並不是依據聽到與看到的資訊,而是自己對當時聽到的話「的詮釋」。
你可能認為自己「知道」老師在講什麼,但因為沒有先把影片給原本的授課老師看過,老師也沒有機會告訴你其實可能有落差。
如果你還是認為真的覺得自己有做到所有事情,光是老師幫你註記最後一項測試的數據就完全沒有在影片中,不知道為什麼你還是可以很確定自己都有做到老師寫的?
其他的部分也常常搞錯重點、跟上課的東西根本不一樣,比較重大的像是:
SWOT分析只做了一半:最重要的那一半沒出現
搞錯產品:花超多時間在介紹一個別人做的app,關於自己所做的部分也都只是「想要這樣做」
沒有真的去做(影片中是說要去找網紅合作之類的),當然就沒有測試數據。
如果說「產品是那個app」那就離我們課程所教的內容天差地遠了!
以上的重大落差其實也很大程度地反映了你對事件的背景-即課程內容-的認知真的需要較多的時間重新調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