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授權方式

創用 CC 授權條款
阿梅的生物圈一號韓中梅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montanahanbio.blogspot.tw

下載檔案請注意

這個部落格的目的

1.讓學生在需要時能有材料自學/預習/複習
2.生物教師(現在及未來的)能一起討論更棒的教學活動

所以請求檔案分享時請您寫個信告訴我您是誰囉~


感謝台中二中葉婉儀老師、台南二中李宜欣老師、平鎮高中蔣佑明老師、嘉義高中林芳妃老師、旗美高中蔡佳娟老師融入校內課程
探究實作與問題解決的全部課程紀錄列表 請點選https://reurl.cc/xEYoqZ

2024年10月25日 星期五

113探究實作A第九週-提問訓練(刪除優格蛋單元的班級)

這個班沒有做太陽優格蛋的單元。

是直接用在蠟燭燃燒單元中,看別組海報成果時,記錄下來的問題做收斂。


如果跟用太陽優格蛋做提問訓練相比,理組班用蠟燭燃燒當提問訓練反而是不好的選擇。

因為他們有2/3的原理都是在問原理或技術,甚至有很多都是在討論無法觀察的對象。
例如氣體分子間距、氧氣是否耗盡......等等。

(當然這些問句都很精彩,各自對應到一個研究者不同的思考階段,我有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問句對大家是非常有幫助的)

在收斂提問(提出一個可以做實驗檢驗的問句)該有的特徵後,就直接進到口罩階段。
等待補上照片

 

基本上只進到讓學生熟悉機器,思考自己的提問。

但可以從寫在黑板上的句子等待補充照片看出來,前面收斂的「要有操縱與應變變因」在這邊幾乎看不到。
所以跟他們解釋提問的走向。
請他們小組要在下週帶來修正過的題目。

原則上,下週的第一節課應該會是
  1. 請小組將修正過的題目寫在白板上
  2. 我帶學生一起看題目
  3. 用投影片帶學生看規畫實驗的部分,讓學生規劃操縱變因、應變變因及熟悉取數據的方式
  4. 我跟各小組討論題目修正方向、確認口罩數量
第二節課應該是
  1. 進實驗室第一次取數據
  2. 回教室討論取數據與分析數據的方式
  3. 小組討論會有誤差的原因
  4. 小組討論修正實驗設計
再下一週才是進實驗室正式取數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