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班沒有做太陽優格蛋的單元。
是直接用在蠟燭燃燒單元中,看別組海報成果時,記錄下來的問題做收斂。
因為他們有2/3的原理都是在問原理或技術,甚至有很多都是在討論無法觀察的對象。
例如氣體分子間距、氧氣是否耗盡......等等。
(當然這些問句都很精彩,各自對應到一個研究者不同的思考階段,我有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問句對大家是非常有幫助的)
在收斂提問(提出一個可以做實驗檢驗的問句)該有的特徵後,就直接進到口罩階段。
等待補上照片
但可以從寫在黑板上的句子等待補充照片看出來,前面收斂的「要有操縱與應變變因」在這邊幾乎看不到。
所以跟他們解釋提問的走向。
- 請小組將修正過的題目寫在白板上
- 我帶學生一起看題目
- 用投影片帶學生看規畫實驗的部分,讓學生規劃操縱變因、應變變因及熟悉取數據的方式
- 我跟各小組討論題目修正方向、確認口罩數量
第二節課應該是
- 進實驗室第一次取數據
- 回教室討論取數據與分析數據的方式
- 小組討論會有誤差的原因
- 小組討論修正實驗設計
再下一週才是進實驗室正式取數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