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授權方式

創用 CC 授權條款
阿梅的生物圈一號韓中梅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montanahanbio.blogspot.tw

下載檔案請注意

這個部落格的目的

1.讓學生在需要時能有材料自學/預習/複習
2.生物教師(現在及未來的)能一起討論更棒的教學活動

所以請求檔案分享時請您寫個信告訴我您是誰囉~


感謝台中二中葉婉儀老師、台南二中李宜欣老師、平鎮高中蔣佑明老師、嘉義高中林芳妃老師、旗美高中蔡佳娟老師融入校內課程
探究實作與問題解決的全部課程紀錄列表 請點選https://reurl.cc/xEYoqZ

2021年3月13日 星期六

問題解決第一週-課程簡介與尋找問題

這篇文章很長,前面三分之二是課程簡介,後面三分之一才是尋找問題

最後面是這堂課在引導上的注意事項,還有在設計上的一些想法。

=======
第一堂課學生還沒有學到我的課必須要準時坐在位置上,所以進教室的時間點不一樣。
我讓先到的學生去拿屬於自己的電腦,先加入課程。一邊等待學生到齊。
=====
在這學期,我的每一個班級都有兩個協作老師。
一個是上學期有過協作經驗的,另一個是新手。理論上是未來的授課老師。
所以我安排夥伴們要做教室紀錄。
這個安排並不是我需要有人紀錄,而是透過紀錄與思考,可以讓未來要調整他們自己授課的時候,容易很多。
有餘力的話,我還希望夥伴們想想我在進行課程活動的時候,需要先安排好哪些事情。
包含雲端教室的設定,教室的佈置,海報、文具等的準備。
因為大家都很忙,常常是打鐘後才進來。我怕大家以為到時候也是這樣進到教室,就會所有東西都傳好好。

我們也有共備時間。但不是我說課。
1.由進度最快班級的協作老師分享上課流程,由進度較慢班級的老師提問。
(因為某緣故,我有一個班有19週的上課,另外一個班只有13週的上課時間)
2.第二次協作的老師分享跟上學期有什麼不同的安排,學生的反應有哪些不同。
3.由進度最快班級的協作老師提出問題,我回答。
=============

以下課程是109學年度第二學期的校訂必修-問題解決課程。
上課班級是理工生醫學群的學生,所以雖然架構一樣,但會將素材調整為更貼近他們未來職涯會碰到的。

這門課在上學期是第一次施行,我還記得當時開學時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學生都「預設」這堂課是廢課。
這很有趣。因為這堂課並沒有施行過。

好在經過一學期的施行,學生大多知道這堂課很難。
但說歸說,剛進教室還是看起來痞氣橫流。

不過,根據我與後方協作老師的觀察,幾乎、真的是幾乎所有學生大概聽到第五分鐘就已經整個坐直直、身體前傾了。

所以,行銷的結果應該還不錯啦。
=======

首先歡迎所有的同學,因為我都會很期待看到大家的成果。
這堂課跟所有他們經歷過的課都不一樣。主題同學自己挑、隊員自己選、產品完全自己設計與發展,所以我會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超期待的

這堂課要教大家的是「複雜問題的解決」,因為在未來,你必須要能解決別人不能解決的問題,看到別人沒看到的商機,才能養活自己。
如果現在還在期待未來可以投入熱門產業是會下場很慘的。
因為現在人可以活到八九十歲是很普遍的,但不工作到六七十歲是沒有足夠錢養老的。
你要等到現在職場上的人退休,是要很久以後的。所以要能自己創造自己的工作才行。


在未來,大家必須一直調整自己面對挑戰。因為你要能解決沒人遇過的問題、找到其他人找不到的答案,老闆才需要你。
如果每次有問題要你解決,你都害怕逃避,說你沒學過不會做,要別人告訴你怎麼做,還嫌要多花時間(咦,好熟悉),那老闆幹嘛要雇用你,他自己做就好。


我們的教室是最接近未來大家職場上的環境。
因為你考試再厲害、學歷再高,大家看的還是你做得出什麼東西。
我們的課程也是一樣,你的產品在期末的時候,站上台端出來,是寶物還是廢物,大家都眼睛很亮。
你(以為)很努力就應該被肯定,不好意思。能夠用最少力量做出一樣東西的人才會被肯定。

你(自己覺得)很厲害,請拿出實際上在你喜歡的領域中排名第一的證據。
而且那個第一是在多大範圍的第一才是重點。


在社會上,並沒有人會頒發第一名的獎狀。但可以從是不是很多人需要你的能力來判斷。
在這邊我用我自己最近三年參與哪些事情來跟學生當做例子。並不是要說我很厲害,而是我如何判斷我在教育界的能力位階。
當場可以看到學生及協作老師都睜大眼睛(摀著嘴吧),這就是我要的效果。

台灣的老師們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有多厲害,但學生真的要佩服你,才會仔細聽你講話。
協作夥伴跟我說,他們拿不出這麼多跟教育界有關的資歷,怎麼辦?
很簡單,你只要有一個真的很擅長的領域(而且有相關資料佐證-證照、比賽.....),學生就有可能很佩服你。(但前提是要真的到專業等級啦。)

當然越多越好,同時在學很多東西也是很有說服力。

以上這些不是我隨便說說就好,我找了google與台積電的例子來說明幾個這堂課他們需要的心理準備。

google要的人,第一特質就是要會問題解決(完美符合我要講的)。第二是除了要能領導別人之外,能不能做一個很會補位的隊員。第四個是我要強調的,要真正認為自己需要學很多東西。
所以要有心理準備,在課堂中,會發現怎麼自己的想法跟東西會一直被打槍。到時候,不要翻臉生氣。因為東西沒有完美的時候,我們就是要一起把東西變得更好!

而google重視的人才不是只有創意,不是要能做出東西而已,是你做的東西能不能增加公司的商業價值。
google重視這樣的人才到可以花1/5的薪水讓員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以為是讓你一直玩手機嗎?錯,即使在玩,google也希望你幫公司玩出新產品。
這邊用工程師出去玩,然後讓街景功能有機會優化當做例子。

而台積電的例子是要來說自學的重要與理所當然。因為上學期太多學生一直哀嚎自己沒學過OOXX。
台積電現在的製程中,所牽涉到的學理已經都是不可能在單一科系學到的,自己得要去學習其他領域的知識才行。而現在在裡面的人都是已經會這些的,所以你只會這些東西是不夠的,因為如果台積電要聘你,一定是要你能解決他們現在的困擾。既然他們都還無法解決,表示要學的東西絕對不止這些。

所以,要自己有能力找需要的東西學!
我的角色就是幫你找學的資源。你想學什麼告訴我,我去幫你找,但是還是要你自己學!

所以我們這堂課到底跟真實的職場有什麼不一樣?都要學生自己學那要老師幹嘛?

我們的環境可以安全地犯錯,不會被炒魷魚。不會被破口大罵。
我雖然不能給答案(因為大人知道的答案一定不是好答案,如果是,那個問題就不會存在),但是我可以給找答案的方向。
我們要學的不是「答案是什麼」,而是「怎麼找到自己也不知道的答案」

==========
接下來是介紹我們這堂課的「學理」內容。
很多人都說不出到底要學哪些東西才會能往解決複雜問題邁進。
其中一個原因是以為自己會解決複雜問題,但從經驗中又梳理不出自己是因為會哪些東西才比別人更會解決問題(如果真的比較會的話)

我跟學生舉例台大的問題解決實務課程,這堂課的講師是多驚人的資歷、這堂課有多難選到。


到底為什麼連台大都要為了「問題解決」獨立開一門課,而且是業界挖來的(超級)講師?
解決問題到底難在哪裡?
因為問題之所以持續存在,常見的有三大類。
1.大家見怪不怪,不覺得是問題。
例如男女生在文理組的比例懸殊,這代表了很可能不同性別的人在學習科目時並沒有被提供符合學習需求的方法。因為男生女生在青春期之後,由於激素的影響,一般來說的確大腦的發展傾向是有不同的
(但並不是說著每個男生都擅長學物理化學、每個女生都擅長學歷史地理公民)
當我們不認為比例差異是個問題,就不會去改善。

2.我知道那是個問題,但我覺得以我個人是無法解決的,就算了。
這也是講到全球議題、社會議題時最容易出現的心態。
但要記得,人造成的問題,人就可以解決。很多人造成的問題,就要學會動員很多人解決。

3.真心想解決這個問題,但找錯問題,所以用錯方法了。
這個最簡單了。成績不好,一定是唸書時間不夠,所以用更多時間唸書做考題、去補習。但最後學不好。

當我們遇到一個困擾,我們會很直覺的自己亂想原因,然後就上網去找了。
問題是我們通常無法判斷找到的資料的有效性。所以結局就是無效或是很慘烈
這邊剛好搭上愛莉莎莎的事件~

那我們的課程是走下面這個途徑,會花很多時間在重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找到別人沒看到的關鍵,並且用及早測試來減少時間成本。
紅色字就是我們會教基本概念的部分。
因為我們的時數真的很少,所以最重要的是懂概念!

我們的課有四個學問在裡面。而這分開都是專門的課程或證照。
不論你是什麼領域,即使是理工科,未來也要有管理跟引導的背景才能變得突出。
===============
好喔,到底在學期末會發生什麼事呢?


首先,要跟大家說明自己的想法、產品跟測試的結果。然後大家一邊聽就會一邊用手機評分惹。
所有評分都是同學評分,而上學期實行的結果是非常能反映每一組的產品品質。
評分單已經在雲端教室,評分項目也不會改,可以等一下慢慢研究。
每一個項目都對應到每一週在學的東西,所以只要每一週好好跟上,是完全不會有問題的。
而今天是我講話最多的一堂課。後面我的每一堂課都不會講解超過十五分鐘。
所以每一句話都是在告訴你方向,要仔細聽到底要學的是什麼!



我們的課程也會教口語表達,而不是把你丟到台上而已。
我要確保你第一次報告就是美好的經驗!


稍後會有時間讓大家看上學期的作品,現在先看一小段同學對某一堂課的想法與收穫

===============
這邊插花一件事。因為上學期將近一半的學生直接把我們這堂課的簡報或作品上傳作為學習歷程,但學習歷程的成果其實要另外整理的。所以如果這學期的同學要做為學習歷程的話,建議跟我討論一下。
==============

終於要開始尋找問題了。
什麼問題都可以,但要符合兩個條件。
1.要是你或很多人曾經嘗試過,但問題都還在。這樣才有失敗的資料可以找到成功的可能。
  如果是沒有嘗試過就拿來做,很可能這學期就是經歷失敗而已。
  上學期就有同學拿想到的小困擾來作為主題,結果落得中間換題目時間根本不夠,做到要哭。
2.要你真正想解決的困擾才行。而且要是全組每個人都想做的。
  所以建議不要說啊那我們就做那個人想做的好了。
  這樣一定只有想做的人在做事,其他人到最後就是敷衍或擺爛。
  上學期也有同學就是站在台上掉眼淚,說最後都是自己在做。
  這也是我們下週才會真的找組員的原因。

另外一個不是條件,只是建議。要考慮成果的時效。
如果成果的時效會是很多年後,就不要期待解決立即的困擾。例如改變課綱就會是十年後才會執行。
當然也不要選到了其中可能困擾就消失的主題,像是要處理女朋友變心,很有可能到學期末你已經有新的女朋友了。
===========
介紹等等會看到的網站,大致上有哪些東西。
 




尤其是同學之前的作品,可以用來練習創新。
因為創新是有跡可循的,不是天馬行空,胡亂嘗試。畢竟時間與金錢都是成本!

====

最後就是讓同學透過雲端教室加入「FB的課程社團」、「老師架設的課程網站」、「公民提案平台」
請同學各找三個有興趣的主題,寫下自己想做這個主題是因為有哪些困擾。
此時會請同學試著做提案平台的認證,選三個想連署的提案。
這有兩個好處,如果後面有組別需要同學幫忙附議,就在比較快速。另外可以觀察自己附議的提案為什麼成功或失敗,還有後續的處理。因為有太多人以為附議成功就可以改變事情。

這邊,老師要遠遠觀察各組進度,不要站在旁邊緊迫盯人,看看各組有人開始有寫好兩張左右便利貼時,巡迴各組,跟同學問可不可以借寫好的便利貼來看。

主要看的重點是困擾是否具體或是直接。很多學生還是會寫想改的東西,而沒有寫的困擾。
如果有看到寫得很清楚的,要開心的稱讚。如果有看到沒寫清楚的,試著多問一些,幫助學生寫的更具體。然後作為同組其他同學的參考,也利用機會大聲唸給全班聽。
當然,或是借來唸給全班聽!

在有限的時間內,其實大多寫不完,記得請學生把已經寫的便利貼拍照上傳雲端教室。還沒寫的空白便利貼帶回去寫。但要記得在作業的時限(通常是隔天的午夜)前拍照上傳,而且要下次帶來。
這個很重要,因為下週跟同學一起看作業的繳交狀況,也是一個養成學生重視我們這堂課作業繳交習慣的練習。
==============
有關引導

跟學生討論主題
在第一週,學生提出自己想做的方向時,對於老師最重要的是理解「那真的對學生產生困擾」,不論聽起來是不成熟、愛搗蛋、發洩情緒還是雞毛蒜皮,都要接下來。但這並不是說一定要稱讚好棒棒,而是記得不要第一時間打槍學生,多問一些,會問到他們內心真正的需求。
另外要很開心學生願意提出來。學生也會透過提問側面感受老師是否在內心(用既有的價值觀)評價學生,我們都不喜歡被評價為壞學生,所以真的不要第一時間讓學生覺得自己的提問是態度有問題、不成熟或是只看到局部。

在這個階段,很可能遇到學生提出的想法似乎太過困難,但也記得,我們後面還有票選的活動,他們必須找到四個跟他有一樣方向的人,所以不要自己打槍學生,讓他們自己「沒選」這個困難的主題。但也記得要讓學生知道他的想法是值得發展的。

下面是這週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例子:
1.老師我想設計一個能同時當耳環的耳機
2.老師我想讓XX退出校園
3.老師我想不要再被劈腿

大家可以想想看有哪些接住學生的方法。

以下是我當場的直覺反應。


1.老師我想設計一個能同時當耳環的耳機:我花了一些時間跟這個學生討論他想要解決的困擾。最後我跟他說,這是個很好的project,後面如果你的同組同學決定要做其他主題,我也很建議你能繼續研究耳機的主題,可以作為自主學習的素材,或是我們繼續討論,尋找相關資源。
2.老師我想讓XX退出校園:我問這個學生為什麼他會這樣希望,花了一些時間討論。他的感覺是XX沒半法處理真正重大的行為偏差學生,只能管到本來就比較乖的學生。所以他真正的希望是學校那些行為真的重大偏差的學生可以被有效的輔導,減少對其他同學的影響。
3.老師我想不要再被劈腿:這個我只提了一句,我們的提問前提是要曾經嘗試過但一直沒改善。如果你有過很多女朋友,但常常被劈腿,我們就可以用這個問題,因為有很多失敗的經驗可以歸納原因。這個大概唯一可以繼續下去的情況是將問題提高到眾人,而不是侷限在自己。


對話小技巧
1學生不一定能用大人的詞彙描述想法,多問一下,請同學舉例說明。幫他用大人的描述方法換句話說,但要記得問學生有沒有符合他想講的。如果學生說差不多,就代表我們沒說完整。要繼續問。
2跟學生講話時儘量跟學生一樣高,坐在他旁邊或是單膝著地都可以。身體前傾,不要抱胸或放在背後、口袋,那容易讓學生覺得我們在評價或準備指導(責),我們都不喜歡被評斷或指責。
3保持好奇心!探索青春的心靈,放下指導的慾望。
記得,我們以為自己知道的答案很可能就是問題的根源。
所以不要給「答案」,用問題讓學生去思考自己的答案。我們的「問題」是用在讓學生發現自己的視野侷限與邏輯謬誤。
當然,前提是我們沒有侷限視野或是邏輯謬誤(很容易以為自己沒有!!)
4問學生的感受,請他們多說生活中的實例。
==========
有關課程設計
一、關於主題任選
在跟其他學校老師討論時,老師們普遍訝異在課程中學生是完全自由選擇主題的。

除了形成具體的問題是個挑戰之外,尋找主題也有兩個極端的困難。
學生想不到想解決的問題,或是只專注在個人的(其實不難解決的)困擾。
直接給定數個題目又容易讓學生因為是被規定的題目而做的不情不願。

這學期我嘗試的是從自己累積的FB社團、自己架設的網站(包含上學期同學的成果)以及公民提案平台。
透過這三個來源,可以某種程度上引導學生往數個特定方向聯想,也不會讓學生覺得自己被規定。
我觀察過幾個班級,大多都會因為FB最新十則貼文而有不同的方向,所以可以在該班上課前多貼一些不同主題的貼文(去洗版)。
教學網站的部分我覺得很有用,尤其是學生成果的部分,不止可以讓學生明顯看到優劣之分,也能設定他們未來作品的下限,這學期也會在更多週次使用。
而公民提案平台的部分,也可以透過老師上課的指導語而提示他們往某幾個方向去查。學生在看提案平台時,可以比較相同主題的不同提案,也可以從中收集到很多想法。
夥伴們若有興趣這類的課程,但取向不同的話,也可以利用類似的設計。
讓學生自由選擇,卻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另外,在第一週與第二週發想主題時,不用急著打槍看似雞毛蒜皮或是難以解決的問題。因為第二週的票選與重新組隊的結果通常不會是這兩類的主題。
打槍會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嘴巴上說可以自由選,但還是要符合老師的價值觀,這對經營「學生對自己的產品負完全責任」的潛規則是有負面影響的。學生到最後會認為他做其他產品失敗是因為老師沒讓他做自己最想做的題目。


二、如何處理「第一眼感覺態度不如老師預期的學生」

請記得學生表現於外的行為,透過老師不同的詮釋,會有不同的判讀。
這些行為的起因不見得跟我們想的一樣,內含的意義也不見得如我們「所猜」。
是的,我們常忘記我們只是猜測學生可能的想法。

列舉其中一些我們能處理的原因。
1.學生還在測試老師「是不是跟其他老師一樣認為我就是壞學生,而沒有發現我其實不壞。」
2.學生沒有意識到自己處於「沒發現自己需要靜下來學習」

第二個可以等他因為沒聽清楚而進度落後的時候,帶他回顧老師講過什麼,來讓他發現。
但切記不要指責。而且若有第二次、第三次需要提醒的話就更好,
一個「絕對不要用」的句型,「你看你就是XXX所以每次都OOO.....」。因為,「每次」是一個太冒險的指責。
尤其注意,音調不要高八度。
在跟學生互動的時候,高八度只能用在開玩笑或是真的被嚇到的時候。
要講負面的內容時,因為內容已經足夠鎮住學生,所以音調跟語速都記得放輕放慢。甚至停下來不說話都可以。

第一個,當下可以請學生給老師一些時間,好好講完想跟同學講的事情。或是用其他方法讓學生停止/減少行為。在前面幾堂課,老師與學生還沒有結下樑子的時候,以高中生來說通常會因為不知道老師是不是很兇,而暫時減少行為。
但記得,高中生的情緒反應跟大人一樣,所以不要兇他、斥責他、或是用上對下的語氣處理。只要平靜地講或處理就好。
等到各組活動開始時,可以請重點學生幫忙老師做一些事情,例如發放器材或是請他幫忙一些事情,尤其是如果發現他特別擅長處理資訊問題,更能請他協助同學。
通常這個部分,能很有效建立老師跟有這類行為的關係(尤其如果有第二次、第三次的話)。後面再有需要調整這個學生的時候,也記得注意自己的語氣,是以他是小幫手的角度幫助他。

以上是這週的心得,給大家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