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授權方式

創用 CC 授權條款
阿梅的生物圈一號韓中梅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montanahanbio.blogspot.tw

下載檔案請注意

這個部落格的目的

1.讓學生在需要時能有材料自學/預習/複習
2.生物教師(現在及未來的)能一起討論更棒的教學活動

所以請求檔案分享時請您寫個信告訴我您是誰囉~


感謝台中二中葉婉儀老師、台南二中李宜欣老師、平鎮高中蔣佑明老師、嘉義高中林芳妃老師、旗美高中蔡佳娟老師融入校內課程
探究實作與問題解決的全部課程紀錄列表 請點選https://reurl.cc/xEYoqZ

2021年4月9日 星期五

課程設計大哉問

 這是一個夥伴在出去分享我們學校的閱讀理解前,問我五年前,我曾經說過所有課程設計的哲學與脈絡都是一樣的,當時他是不以為然的。但是最近才慢慢從自己的教學改變中理解我的意思。

所以就順手把講的過程錄下來。

以下是逐字稿。

==========

因為所有的學習都是比對現有的資料跟過去的脈絡。

如果符合就會讓過去的脈絡長大,如果不符合就會有兩種處理方法。

一種是他認為他過去的脈絡是對的,他就用會用各種方式去否定現在接收到的新資料。

所以你看我們教很多東西給同學,他可能說這是老人家的想法。

或是第二個方法是扭曲現在收到的東西,然後硬貼在他過去的認知架構上。自然科的學習很常出現這種情形,所有科目應該都是一樣。

我舉一個生物科的例子,比如說紅血球。我們可能解釋很多,但是因為對聽的人來說太不熟悉,以致於他用他原本的語言來理解我們說的話。

比如說細胞分化,我講了一個流程,然後聽的人覺得他聽不懂,或是這跟我原先的想法差太多,他可能就會用他過去的經驗來理解我說的。像是對「分化」理解,去解釋這件事情。

所以他接收到的資訊已經跟說的人所放出的資訊不一樣了。

因此,不論什麼教學,最大的困擾就是當你講的話都會被扭曲的時候其實學生長出來的東西就會跟老師想的差太多。

所以我們教學的時候很重要的是確保所有人都盡量在同一組經驗上。

既然學生進到教室前的經驗都不一樣,我們也無法統一那些經驗。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製造一個全班一起經歷的經驗。

這個經驗,大家一起聽老師講,是一種經驗。

但是,唯一有價值的經驗是「跟聽的人有關」的經驗。老師不論講再多,都是老師的經驗。最好的方式是學生自己一起組織一個共同的經驗。

所以探究實作會讓學生一起操作,而我們看文本就不是停留在念文本,而是每個人自己講出來對文本的某些話,這個「某些話」當然就是老師設定那些話會是什麼內容。

那個班級的學生處理的經驗是大家剛才一起聽到的東西。(所以會有相同的經驗)

也就是,基本上所有課程都儘量是從學生產出的共同經驗去操作

所以為什麼我們很堅持學生要發表,不是因為要訓練表達力。是因為對A同學真的有意義的話不是老師講的話,而是B同學講的話

以上是第一個。

第二個,所有概念都需要自己形成的。是沒有辦法被灌輸的

所以除非學生自己形成一個概念,不然老師講再多次都沒有用。這也是為什麼老師一定有經驗是糾正同學時都糾正在同一點。因為他從來都沒有自己形成一個概念過

所有人都一樣,我們會修改自己原先想法的時機有幾個

1.我很認真的要處理我現在認知跟我過去認知的衝突

2.這個衝突是來自我很在意的人,這個「在意的人」是誰,以高中生來說,比較大的機率會是來自於同學。
如果A講了一句話、B講了一句話。他們彼此討論問題在哪裡,會比老師跟同學互相討論差異會來的更有效

這也是為什麼,所有課程,除非萬不得已,否則當老師在課堂上聽到A講的比較接近老師所想,而B比較不接近,那就讓A跟B都講一下自己的想法,兩個人互相討論。這裡的AB可以是兩個人也可以是兩團人。

如果真的時間不夠,老師也真的不要直接灌給學生,而是要從學生產出的東西裡去梳理。否則學生抓不到灌給他的資訊跟他的關係是什麼。

這也就連接到第三個

前面提到第一個是共同經驗,第二個同學互相形成概念

第三個當我們很認真去講某件事情,希望把學生導向我們的想法的時候,但我後來發像這樣的時間是沒有用的。因為會發現學生離開的時候,他的概念還是在他原來的狀況。

這很常發生在很多老師老師希望確保學生接收到的資訊都是正確的時候。所以如果是自己不講的話,就會很不放心,會覺得學生知道的有限,怎麼可能討論出正確的東西呢。

可是這有兩個問題

第一是即使老師直接跟學生說,其實學生接收到的並沒有老師想像的多,甚至可能是完全歪樓的。

第二,老師要講的東西,在過去累積出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大家 不也都是在不知道的狀況下辯證出來的嗎?

舉例來說,我們探究與實作的課程中有教24種邏輯謬誤。

我操作就是一組四個人,每個人分六種謬誤,每個人從講義上學習六種謬誤的定義跟例子,以全班來說,拿到相同六種謬誤講義的人會有九個,他們會聚在一起,討論這六種謬誤的定義跟自己舉出的對應生活實例。如果有疑問,而九個人無法得到共識,再舉手問老師。如果九個人可以得到共識,理論上不會歪樓,那他們就可以回組內去教其他三個人。

因為他如果可以理解例子,又能舉出對的例子,而別人也覺得符合自己對定義的理解,應該就是可以教別人的。如果他覺得聽到的例子有點怪怪的,剛好就是讓他們的討論發生的最好時機點。

當他們回到組裡面時,會介紹自己的六種謬誤,並討論其他人介紹的十八種謬誤。
最後他們會選五個出來作為出題考同學的題目。

但其他的老師會把二十四種邏輯謬誤都一一講完。你可以想像自己應該聽到第六種就已經要瘋了,而且會整個混掉。而且你要很有耐性才會聽到第二十四種。

但我可以理解老師們不放心,但這就需要能理解為什麼設計上需要整個轉過來。
這是最難的一部分。

最後第四個,閱讀理解(或是一般)的課程中,老師要特別注意的是,自己對文本的理解不一定是正確的。這個是最難的一部分。

所以教的老師要非常歡迎同學可以提出另外的想法。

不同的答案都只是考慮的點不一樣。所以,這是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學生在一種狀況下就會不講意見了,就是他知道他可能是錯的,那他就不會講了。

但他為什麼會覺得他很可能會錯,是因為他覺得老師應該心裡有一個正確答案,沒有講到那個就會是錯的(老實說,很多老師甚至只是學生講的文字跟自己用的不同,就會說學生講的是錯的、是有問題的、是不精確的)

所以不要讓學生覺得只有唯一正確的答案。

那這個問題的最根源,就是老師真的不要覺得自己看到的答案就是唯一的正確答案。這也是閱讀理解的教材最好要常換文本。

因為當我們看同一個文本越多次,就會越覺得自己看到的意思是一定正確的。

就像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文本,有老師把它放在論證的架構,有的是以文體或是勵志方面來解構他。用不同角度去看,會有不同想法。看久了就會看不到其他的角度哪些不同的想法,會不容許其他的想法可能是成立的。

如果這篇文章本身不是要論證一件事情,而我們把它套在論證的架構中去看,然後說這篇文章有缺漏(或是沒缺漏),就要很小心。


----

以上是在一個下課時間的閒聊。給大家參考。

所有科目都是一樣,尤其是自己專業科目上,我們特別容易覺得自己的理解是對的。

可能是來自於我們做題目都可以找到正確答案,可能來自於課堂中我們是有絕對的話語權。

可能是來自於即使我們是錯的,也對自己或這個世界沒什麼影響。

但只要跟那個領域的其他專家討論,就會發現自己可能不是對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