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們要學新的方法,就盡量不要改掉我給大家的句型,像是這一組,第一行是原本的句型。如果要走這條路,那就很簡單。因為在這一條路線,表示你已經找到有用的方法,所以只是要想「如何推廣,讓更多人『知道』」。就不會是這邊的「先列出清單」
下面就整個歪掉了,你會發現這其實是他們原來的想法。
所以今天大家要用這張架構,決定一下想處理的是哪個方向
這一部比較難一點。因為需要一些創意與想像力。
例如我們做一個產品介紹某個主題,可以用點閱率或是前後測驗來評估有效性。
如果是滿意度的話,就不建議大家用「表示滿意」的人數來代表。因為很可能每個人「滿意」的原因不一樣,很多時候很可能只是因為不想傷你的心。
上學期有一組同學用很棒的方式去衡量「滿意的『程度』」。他們設計了一個app,然後問大家願意用多少錢去下載。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量化方式,因為可以區別「不同的滿意」
任何的形式都可以,像是右下角的小組是實際上去做出一件環保又很有質感的雨衣。一拿出來,就有許多老師在問是否可以預購。
那麼,願意預購的人數,也是非常好的評估指標。事實上,最近才看到有廠商真的在募資生產相同概念的產品!
只要你的產品夠好,一定可以有很大的影響力。不要覺得高中生不能做什麼!
為什麼我們要訂定量化指標,因為整個問題解決其實就是一個行為研究,我們認為某個困擾是某些原因導致的,所以設計一個產品來測試看看我們的想法是否正確。所以就要運用自然探究實作的概念,產品是我們的操縱變因,指標就是我們的應變變因,因此要可以量化。
像這張投影片,我們可以用睡眠的時間、結束工作的時間、花在課業上的時間來指標產品到底「多有效」。
不能只問使用者「覺得有沒有效」,因為每個人會用「有效」來描述的程度是不一樣的。
就像你的「有感」可能是我的「無感」,這都是無法幫助你了解產品是否需要改善的指標。
但這一步真的對大家也是困難的,因為需要一點想像力,我們今天可以隨時大家一起討論
(但今天其實我也沒有真的一定要逼出指標,反倒重點是把上週的收尾:就是確定產品,還有幫助他們分工)
如果你期待大家因為愛護地球可以花更多時間跟力氣,那就會失敗。
像台灣的這些回收機器,要自己先分類好回收物,分別投進四個機器,然後去第五個機器換禮物。
====以下投影片來自cindy====
因此,不要以爲使用者說的就是真正的需求,要從他們的回答中,挖掘更深的答案
下面的手錶是設計思考的經典案例。
eone團隊想設計一支手錶給盲人使用。
經過訪談不同年齡失明的盲人、手錶的經銷商後,發現盲人在意的並非明眼人所想。
因此語音報時與觸摸指針都是沒有滿足需求的設計。
而他們發現盲人的需求也是很多明眼人的需求。(哪些需求?看影片比較好玩喔)
他們發現有很多人都需要知道時間,卻不能被人發現,或是不能用看的。
這樣一來,商品的市場就更大了~
在研發產品的過程中,不斷地與各種使用者討論,用低成本盡快做出產品原型,進行測試。
即使方向錯誤,耗損的時間與金錢成本都很低。
這也是設計思考的另一大重點:「及早偵測出錯誤,然後趕快修正」
而決大部分的人,(尤其是老師,)很喜歡花很多時間去完成一件事情,要等到覺得完美了才要給別人看。但常常一開始就歪掉惹。
所以大量接觸使用者,充分了解使用者是很重要的。
奇異公司接到很多醫院希望他們能降低機器噪音的訴求。但是改良一個MRI的金錢與時間成本非常高。
因此他們深入了解醫院到底為什麼提出這個訴求。
原來是因為小孩子做檢查時,會因為機器噪音而害怕,一怕就會動。
但是一旦移動,做出來的影像就會模糊而無法用來做醫療判斷。
這樣一來,就需要為小孩子注射鎮靜劑。但這其實對小孩子的健康很不好。
而他們也發現小朋友的想像力很好,因此最後的解方是將檢測的空間彩繪為海盜故事,由家長或是醫護人員先用故事讓小朋友進入自己是勇敢的船長,帶著一艘大船乘風破浪。現在碰到一場暴風雨,颳風下雨打雷,勇敢的船長會帶著船通過暴風雨!
這個方法,低成本又快速,卻讓原本有80%的小朋友需要注射鎮定劑,降低到只有10%!
可以給一個方向。
接下來就是小組討論與老師組間巡迴的時間。
====================
這一節課最大的重點是給「量化的概念」
但實際上行為的檢核點是各組要確定要做的產品與方向。
(後面幾週會慢慢讓他們咀嚼「量化指標」)
所以我會一組一組確認後,請他們在雲端列表中寫下來。
這個列表是投影在大螢幕上的,所以還沒有決定的組會看到大家慢慢都有具體的產品方向,可以幫助他們加快進度。
確定產品的組,就跟他們說人力要分兩邊
一邊是產品的內容要再去搜集資料與構思
一邊是產品怎麼做,要去學。還要舉例,例如拍影片的組要學哪些方向,推廣的組要學哪種行銷。提案的組要抓過來告訴他們整個提案的過程,還有常見的提案缺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