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的第十七週了
今天主要的是跟已經有東西的同學討論修正的方向。
我過去教高三的三類組時,這樣的作業必須花上數週去討論、調整。
所以大致對第一次撰寫的結果、會出現的常見錯誤有點概念。
這次是臨時修正要用這樣的方式繳交成果報告,在趕鴨子上架的狀況下,第一次就能寫出這樣的成品是令人驚豔的!!
整體說來,論證的架構用的很不錯,但統計的部分可以看得出來不太敢確定能說多肯定。
也反映了我們在這兩個單元花的時間。
學生的報告初稿,很有趣,可以看出大多人對解讀數據的最直觀方式,看次數、比例、個別數據大小。
也能看出像是平均與標準差這種在數學上很早就學過的東西,並不是一般人會直覺拿來了解數據趨勢的工具。
最有趣的是圖。幾乎所有用類似數據的學生都做一樣的圖。
以下是我給學生的意見
--------
圖的橫軸應為操縱變因「地點」。目前的圖主要說的是「兩河流在『不同月份』的離子濃度」。但原來的研究目的是透過不同月份的離子濃度來比較兩河流『整體』的離子濃度。
讀者仍然可以透過自己比較不同月份的差異,然後得到整體來說的概念,但這就失去用圖來讓讀者更容易理解的原意,也可能判讀錯誤(例如銅與鋅)
--------
但也不要覺得這是學生才會。
在生物課本上也會看到許多一樣的狀況,甚至已經不只是「是否容易判讀」或「是否容易誤讀」的問題了。
有好幾個實驗都有類似的情形。
例如不同酸鹼值對酵素活性(或酵母菌活性)的影響
正確的圖是像下面這張圖。
橫軸是酸鹼值,縱軸是酵素活性。
但不知道為什麼數本台灣的高中生物教科書都設計這樣的圖給學生。
橫軸是時間,縱軸是產生的氧氣總量。利用不同的曲線來代表不同的酸鹼值條件。
然後還要說下面這張圖可以讀出上面這張圖的資訊,所以讓學生做這個圖就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