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貼這次的半成品(我放反了orz)
這學期的課程與上次實施時有不一樣的安排,所以成果也不一樣。
而這個不一樣是在上週的第二個班才出現的,所以兩個班在這週的進行方式不一樣,最後導致有很大的不同。
(因為這個班實驗進行得較快,當時的時間有多出來大約快要十分鐘,不可能進到畫海報的步驟,學生也會覺得筆記的部分回去再整理。為了確保他們保持思考與忙碌,我臨時多想了一個小活動,但是效果很好)
所以我先寫第二個班,再寫第一個班。
==============
上週的最後,各組將自己讀取數據及計算應變變因的方式寫在白板上,而我也一直沒擦掉。(如果沒有自己的教室,或是沒辦法將白板上的內容保留一週的話,可以畫在大海報紙上。)
(用量化評估學習是很重要的,但跟許多老師討論課程時,常常碰到老師會就某一組的狀況來評估課程的執行)
(會特別寫的原因,是因為有的老師聽完我的上課後,竟然是以「中梅,因為你有自己的教室所以可以這樣上課」來說明他/她不能做這個活動的原因)
(還有,「我沒有這麼大的白板/牆壁可以寫/貼海報」!@#$%)
這週規劃的是讓他們比較不同的方式各有哪些優缺點,然後以這些優缺點來評估自己結果的有效性。
這個部分是上次實施時完全沒有的,雖然是臨時起意,後來卻發現真的很好用。
要很具體的說明要探討的變因與觀察什麼變化(一邊用指揮棒指著投影片上相對的位置)
雖然是接續上週的最後一個活動,學生的成果也是現成在白板上的。
在執行上,卻不宜直接開始叫學生比較白板上的資料。
因為雖然在老師心中是很可以直接開始的,但在學生的認知上,並不會像老師一樣能接續上週最後再進行活動的情境。
(只有老師可以很快回到七天前的上課情境)
(頭七的概念沒錯)
還是得當作一堂新的課,用引起動機去錨定這週的課程學習方向。
這週的重點是取樣與數據的處理,讓大家以後看到數字時可以停一下,先去確認數字本身的品質是否值得相信。
我都是用生活中的例子,而且都會是值得上新聞的例子。
這不是喜好考量,而是探究實作的學習方向本來就是利用自然科學研究法去理解生活中的重大議題。
不只是值得上新聞的例子,通常也都是在上課時的重大熱議新聞,這樣的連結度是最高的。
去年就是用是否要普篩covid19來作為例子。
今年就用兩天後就要投票的罷免案。
各家新聞媒體從小眾民意調查的結果任意擴展到代表母體民意取向就是最好的例子。
你的取樣夠有代表性嗎?
剛好有可以直接使用的評論。
我最喜歡這樣的材料,因為只聽老師講跟能知道其他資訊不太一樣。
一個要有足夠代表性的取樣必須要能涵蓋各種因素,因此成本非常高。
當然是利用帶著學生看他們上週的結果,讓學生準備思考。
事先在新的白板上畫好比較表格。
(我常常讓學生比較一些概念,大多時候我不會給比較項目,尤其是找出比較項目本身就是重點的時候,多半是要學生小組討論出比較項目。但若是相對來說學生應該難看出比較項目,或是學生討論出來的比較項目會太發散的時候,我就會直接給定比較項目,才能讓學生聚焦在比較的內容。)
在這邊,我特別避開用「優點」、「缺點」這樣的描述。
因為優點與缺點是要看考量的優先性,因此就直接寫「能增加代表性(減少誤差)」、「減少代表性(增加誤差)」
偷懶就有報應,有的學生就所列的優缺點就是「計算方便」orz
果然不能忽略自己原先覺得應該要注意的事情!
我大約給學生二十分鐘互相討論並完成表格。
同時在雲端教室開作業(有時限),請學生將表格拍照上傳。
能讓學生更有時間感,減少慢慢畫、慢慢寫、慢慢拖的狀態。
學生繳交的作業像是這樣子
接著就是抓個時間點開始讓學生準備畫海報。
但口語上不能說「我們要來畫海報」,否則學生會覺得我們整個學期就是一直在畫海報。
而是要清楚點出來這次畫海報真正要學習的事情。
指導語是
我們之前在太陽優格蛋練習的是如何清楚說明一件事的流程,你做了什麼、發生了哪些事情。
而這次我們要練習的是如何清楚說明你的研究結果,讓人家能知道你的答案是怎麼來的,你考量了哪些事情,做了哪些推論,是如何收集資料來推論的。
因此重點跟之前的不一樣!
你要改變什麼?怎麼改?同一個條件你測試幾次?這樣人家才知道你的是數據是否以偏概全。
你要觀察什麼變化,你如何測量與計算?這樣人家才知道你的數據到底是什麼意思。
而裝置圖只要能讓人理解數據是怎麼取得就好,因此不用精美,重點是兩個偵測器與口罩、線香的相對位置
重點在左下角,如何用有限的空間呈現你的數據,還要讓人很容易看出趨勢。
要想想看如何能看到數字又能有趨勢
(去年因為是整個右半拿來做這件事情,所以無法用這樣的挑戰去讓學生自己想到要用圖表)
在最下面,則是告訴人家你的答案是什麼!
而右半邊就是告訴別人你的答案為什麼是有效的,為什麼很可能是真的。
例如(一樣指著投影片上的項目)
你有注意到哪些事情,可以是讓你的答案更有「效力」?為什麼?
(我特別避開可信度,因為這個詞在統計上與生活上的意義不一樣,怕學生誤會)
(效力是我特別安排的詞,有的學生會聽不懂,在後面小組討論時就可以更聚焦的說明)
你後來發現哪些事情如果當初有注意到,你的答案會更有效力?為什麼(特別避開「缺點」、「沒做好」、「增加誤差」....等等)
最後當然就是把剛剛評估自己取數據、處理數據的方式有哪些優缺點?為什麼?
(這邊口語上我就直接使用優缺點,因為剛剛已經定義了優缺點的評估依據)
請每一組先討論好這些項目的表達內容,然後來前面拿兩張海報紙,分工同時整理到海報上。
學生都很認真,也很投入。
我最喜歡的就是學生拿著數據來問我,我就可以到小組裡面去跟大家一起說話
已經變成老師的她在我指示該組要討論的方向後,入組時的樣態已經很不一樣了。
更有把握自己能與學生討論,也更有興趣自己能在討論中學到什麼~~
我超開心!
我的夥伴都很能用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往我們設計的方向學習。而不會直接打槍學生,也不會直接告訴學生要怎麼做。
(如果協作老師當時沒有一定要處理什麼狀況的話,我在小組討論某個新出現的問題時,會叫協作夥伴一起來聽。當有其他組出現相同問題時,就會請夥伴去練習引導)
這就是我們整個教室大部分時間的狀態。
學生沈思、疑惑,是安靜但目光焦點明確的。
學生討論、遇到問題,一邊思考一邊講話但並沒有一股腦的講個不停、口水亂噴。
學生提問,老師跟老師用同樣的眼睛高度,小小聲用例子一起討論思考,然後學生遷移到原先的提問,最後恍然大悟。
所以其實整體的音量並不大。
而且每個人都在學習,放眼望去,沒有客人!
而因為這次有讓學生先列出應變變因,所以有更棒的事情。
很多小組還是直接用讀數,這時只要問他們列出來的公式可以怎麼用,他們就可以畫出另一個圖。
我的下一個問題是,兩個圖都是對的,哪一個對讀者更容易理解?他們就可以學到了。
不需要說學生錯,或是應該如何畫「才對」!
之前在這邊其實也有請學生列出得到應變變因數據的方式,但並沒有辦法(在沒有明白指示的情況下)讓學生了解我要的是「公式」
下週就是第二次上台報告
第一次是
- 音量、語速、面對觀眾
- 眼神接觸
- 說故事而非念海報
- 減少口頭禪「然後」
- 從結論開始講
- 組織資訊的順序讓大家容易理解數據怎麼來、
- 圖表的解讀方法
- 用說故事的方式評論自己的研究效力
========================
而另一個班上次並沒有整理讀取與處理數據的方式。
所以這次讓他們寫在海報紙上,他們有看到另一個班的白板。
但很有趣的是所有組別都直接用口罩過濾前後的差值進行平均而已,沒有任何一組用比例的概念。
而且我下去討論的時候,至少有三組還非常驚訝地反問我為什麼要除以過濾前的數值!
這是在他們已經看到過濾前的數值會不一樣的情況,還會提出這樣的疑惑,很有趣。
不過,其實這樣的狀況在生活中很常見。許多減肥、增高藥,或是營養保健品,都不是用比例的概念。
用「比例去評估效用」是一個知識累積歷史上比較晚才發展出來的概念,所以在沒有訓練的情形下,也是不用覺得學生程度很差之類的。
(我用這個主題帶過三場自然科老師的工作坊,大約有1/3的老師在一開始也不是用比例,甚至到後來還是約會有將近1/4的老師堅持使用差值就好)
讓我們看看最後會有多少組使用比例來表示。
開始上課前,我有猜到這個班的學生在這週可能會有要重做實驗的,不出所料。
所以雖然讓他們將讀取與處理數據的方式寫在海報上,卻是陸陸續續在花將近一節課重做完實驗後才寫的。
因此沒辦法向另一個班一樣,先花時間讓學生比較各種方法的優缺點,只能直接讓他們在畫海報時討論,後面再歸納就可以。
其實也沒關係,這樣也很好,節奏比較快。
(我其實覺得前面那個班的操作反而不一定在多數班可以操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