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授權方式

創用 CC 授權條款
阿梅的生物圈一號韓中梅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montanahanbio.blogspot.tw

下載檔案請注意

這個部落格的目的

1.讓學生在需要時能有材料自學/預習/複習
2.生物教師(現在及未來的)能一起討論更棒的教學活動

所以請求檔案分享時請您寫個信告訴我您是誰囉~


感謝台中二中葉婉儀老師、台南二中李宜欣老師、平鎮高中蔣佑明老師、嘉義高中林芳妃老師、旗美高中蔡佳娟老師融入校內課程
探究實作與問題解決的全部課程紀錄列表 請點選https://reurl.cc/xEYoqZ

2022年6月10日 星期五

探究實作B第十三週-水質檢測數據分析110







領綱中有提到要有效分析數據與整理,自然科老師也都朗朗上口的是「數據分析」,但是有多少老師能夠區分數字、資料、資訊、依據、證據、支持等在論述科學討論時的差異及功能呢?
=========================
結束實驗室的課程後,才是大工程的開始。
要開始讓學生練習寫個人報告了。

要學習的還是如何讓自己的論證更完備,用的方法則是有架構的說明,才能邀請更多人幫忙自己找到盲點與漏洞。


科學社群的分享與表達並不著重在口語表達訓練,而是如何以清楚的論證架構,做群眾論證。因為,這才是科學知識體累積的起點!


不過在這個時間點只是讓學生對接下來進行的學習有心理準備,並且知道我們現在在做的事情跟之前所學的關聯。


所以我們首先要知道自己收集的資料到底是什麼。
有數字不代表有資料,需要進行分析後,以數字呈現的趨勢才是資料!

(很多老師可能不太有機會想過number、data、information、evidence、proof之間的差異)

所以我們今天要找出數據的意義,才能作為論證用的起點(資料)


先跟學生說我們今天要把吸光度轉成濃度、彙整成表格,然後在跟外部資料比對。


除了學期初提供的淨水場水質檢測網站外,也幫他們撈了一些政府公開資料的數據

還不夠的就自己去撈。撈不到的再告訴我


像有一組想要湖口地區工業污水在處理前的數據,我就打電話直接去相關單位詢問,還好大家都很善良,願意幫助學生

今年也設計一個資料輸入的表單,打算讓全年級學生輸入,會有很棒的資料庫。不過因為第一次跑這邊,有太多其他更重要的東西要做,所以這邊我就沒有很認真去追資料。


接下來就是各組要試著把數據作轉換與整理

我是用線上試算表讓學生做共編,這樣我可以一次追蹤所有組的進度。
也可以把效率較高的組作為標竿(默默地投影出來),來讓散漫的組學習加速(警惕)

學生還可以藉由這個共編檔案觀摩別組的資料整理方式。

像這一組在做完黃色與藍色的整理後,我問他們要怎麼樣才能一目瞭然整體狀況(所有指標在兩地的差異),而不用個別去看黃色與藍色的表格。
經過一番討論,他們整理出綠色的表格。從此我就可以用這個去跟其他組介紹
(不能直接在事前跟他們說要這樣做,要讓他們自己想出來)
(跟其他同學展示時,也要強調是同學有這樣整理)


這一組做出表格後,我問他們那如果我要在一個圖上同時看到數個指標的結果,可以怎麼做?
他們也就慢慢想出來了。

在大家整理數據的最後,就是要確認他們判讀P值是否有迷思(用我們的教學影片後,每個學生都很會弄出T檢定的P值,但大約有1/3的還需要確認解讀是否有誤)

我們上週有讓學生看過這個影片
這個影片是去年拍的,我特意用比較接近原始意義的方式解釋,避開用簡化方式說明。
所以會有一些學生需要額外簡化的解釋。

j所以今年用這樣的方式解釋,所有問我的同學都很快就抓住重點了。(但日後還是會讓學生先看上個影片,需要額外解釋的才用這個來輔助說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