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授權方式

創用 CC 授權條款
阿梅的生物圈一號韓中梅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montanahanbio.blogspot.tw

下載檔案請注意

這個部落格的目的

1.讓學生在需要時能有材料自學/預習/複習
2.生物教師(現在及未來的)能一起討論更棒的教學活動

所以請求檔案分享時請您寫個信告訴我您是誰囉~


感謝台中二中葉婉儀老師、台南二中李宜欣老師、平鎮高中蔣佑明老師、嘉義高中林芳妃老師、旗美高中蔡佳娟老師融入校內課程
探究實作與問題解決的全部課程紀錄列表 請點選https://reurl.cc/xEYoqZ

2022年10月29日 星期六

11101選修生物主題二-第六週植物必須要能準確計算季節變化



不移動的特性可以讓植物大量地增加穩固用的物質,長更多的枝葉、生產更多的子代。
也可以順應地形、水文及土壤特性,好好的鋪設根系,穩固自己、搜刮土壤中的微量物質。

不過,這樣一來,就要確保很多事情會在植物需要的時候發生。

例如,必須要在合適的時候開花。
這樣一來才會有恰當的風或傳粉者能夠協助授粉,或是恰當的溫度、濕度、光照讓種子萌發。

加上花芽分化要好幾個月,不是今天決定、明天就可以開花。
所以植物比必須很準確預測數個月後的氣候條件。

又或者是如果生長的地方有光線、水的變化,也要能對應。
所以植物也必須要能"去尋找"更多光線、水等條件的地方。

因為不能動,所以植物必須要能偵測更多種類的訊號,也要能針對這些訊號做回應。

植物可以偵測機械力而改變生長、偵測溫度暫停生殖、偵測濕度調節水分散失,這些都是動物做不到的。

植物不只可以偵測並回應更多的環境變化,植物還用更簡單的方式搭配出足夠的反應機制!
例如植物只需要用生長素、膨壓與花芽的分化就可以搭配出這婆多種反應。

這還只是一部分的反應而已~

====================================================

這周第一節的前半是在檢討段考考卷。
第一節後半講完向性與傾性。
感應是什麼?
就是要感覺到,並做出反應。

這張其實前幾周就已經看過,所以主要帶他們看接下來要講的生長素跟四種機制有關。
在這邊強調的是植物是用"生長代替移動"

用影片看向光性。
但強調的是植物對光的方向非常敏感,從一發芽就開始。
另一個重點是"生長不會消失",長了的部分就是長了,光就算改了方向,已經長的部分是不會改變的

向光性的部分就只是轉場。
強調植物用細胞延長的差異可以造成彎曲。

而不同部位對濃度反應的差異就會有完全相反的結果。
在這邊簡單提示的主要是向地性。

因為下面要講平衡時。

先講動物的平衡與耳石。
才講植物的平衡石機制。(連結細胞骨架、膜蛋白通道)

如果跟人類的耳石相比,植物的平衡石是在細胞中的,就不會掉出來喔呵呵。

最後才講植物用澱粉當作平衡石的成分是很聰明的,因為植物一直都在形成大量澱粉。

簡單看一下無法正常形成平衡石的時候就會無法展現向地性。

帶著學生用生長素的濃度對莖的反應,簡單推一下在向觸性的生長素分布趨勢。

這邊主要講的是向觸性對植物的重要性。

也帶學生看不同植物的向觸性差別其實與提高生存有關!!

提醒學生剛剛的向性是生長,不能復原。
現在來看可以復原,而且可以很快的反應。
(植物不需要神經系統也可以快速反應的!!)

這邊簡單介紹,因為概念很簡單。
重點放在這個反應是要"消耗能量的"

所以看影片時就可以問學生,有這個反應可以如何幫助含羞草生存呢?
而且你看含羞草是有特定的反應條件的,太輕的刺激是含羞草覺得沒有必要閉合的。
這可以如何幫助含羞草呢?

另外就是帶著學生看捕蠅草。
一樣著重在速度與生存。這樣的細胞急速脫水,可以做到比蒼蠅的反應時間還快喔~



傾性也有長時間的。
這邊主要帶學生看偵測的訊號,還有如何提升適應性。

當然就要學生用自己的植物出現哪些傾性與向性來做練習囉。


到這邊應該還有五分鐘下課所以就停在這邊。
=============================================================

本週的第二節課主要講計時與生長發育
還是老梗。
因為植物不能自己挑地方長大,所以要能很精準地依據不同的環境變化,預測接下來的氣候條件。
才能提早準備開花或是長葉。
搞錯了就是整個做白工或死掉呢會!

我們第一part看植物怎麼計時?
用人類的計時來介紹。
我們是用視網膜偵測藍光,藍光變少時,腦中的褪黑激素會上升,啟動各種反應。
外觀上到的是熟睡,但內在是很多生長與修復發生的時機。

例如長高(學生哀鴻遍野)

另外像是中醫上說,午夜子時、氣走肝經,意思就是自律神經系統那時在做肝臟的修復。
所以太晚睡就會爆肝啊~

黑暗的時段也是動物計時的關鍵。
身體在算到黑夜慢慢變長又變短,就會知道是一年。
十幾年時,才會開始生殖成熟~

我們雖然有內在生理時鐘,但是會多三小時,是27小時一天。
要靠外在的光亮跟黑暗來校正。
植物的計時偵測的因子更多。
例如溫度變化,就不是我們靈長類用來計時的訊號。

先講春化作用

才講光週期



這節課剩下的時間,就讓學生根據三類資料來推測自己的植物是屬於長夜、短夜還是中性植物!

--------------------
第二節課主講光敏素



讓學生小小應用一下。



------------

最後一part是用開花素來討論科學方法


這邊著重的並不是實驗本身,而是這類實驗設計(破壞一個地方看看功能有沒有被影響)是生物學很常用的,包含之前生長素也是。

要怎麼證明是哪裡運輸?這個策略也是運用邏輯的聰明設計!

最後帶學生看科學家如何先用思想實驗來找到可能的嫌疑分子。

其實一直到最近,也還沒有真的完全定案喔。

最後最後補一個徒長現象而已。
(帶入學生的植物是否長很高,但葉子很少)

------------------------------------

然後讓學生用光敏素解釋自己記錄到的子葉綠化、徒長或開花的現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