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信效度的課程是用體重與體脂的素材來進行。
上週進度的班級乘載的任務是要測量自己七天前後是否變胖或瘦。
但只有週四的班級,因為週五是運動會。 所以週五的班級慢了一週。
我比較傾向兩個班級的進度一致,所以這個班的任務調整成「如何知道自己有多胖/瘦」
兩種任務都可以學到我想要給學生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信效度、內部與外部因素帶來的誤差、測量的標準流程)
但是結果與節奏不一樣。
七天前後的節奏較慢,但是可以了解自己的變化,其實實際上更常看到的是學生發現原來上週的測量有問題,數據根本不能用哈哈。
自己有多胖/瘦可以更專注在測量本身,時間較充裕(這個班只給五分鐘搞定前次的學習單。)
所以可以看實際情形去選擇。
雖然好像只有任務不一樣,但其實在帶的過程還是有很多的不同。
(很細微但很多,看看大家是否能從這兩週的課程紀錄比較出來)
我問學生現在公投的年齡是幾歲,他們說是十八歲。
這樣很好啊,過兩年大家就要一起加入這個共同決定的系統。
雖然很多人覺得為什麼我們要了解這麼多非專業的事情,但是我們是被賦予了共同決定重大事件的權利,當然就有進行基本暸解與分析的義務。
這也是為什麼社會組的學生也要學自然探究與實作。
因為很多會進到公投的議題,都會牽涉到自然科學。
要能對看起來是自然科學的資料做基本的判斷才行。
當然也要能判斷提案理由是直接支持訴求,還是利用間接的方式想要說服你支持某種意識形態、態度或選邊站。
在這邊並沒有去說明正方與反方的意見內容是否正確,而只著重在與提案的關聯。
這也是為何我們學校的探究實作課程圍繞著論證。
但這些的起點是「資料」。
如果資料是有問題的,那麼就不值得投資時間去論證。
數據的品質可以從兩方面的去評估,不論是自然科學或是社會科學的數據都一樣。
一個是信度,一個是效度。
這邊用跟上一個班一樣的例子來說明數據本身不一定能呈現我們以為的趨勢。
以信度來說,像是社會學的問卷訪談,如果只是問的順序不同,結果對方告訴你的答案就不一樣,那麼這份問卷的結果是不可信的,也就不值得花時間去討論。
而已效度來說,如果我們是問「有多滿意」,那麼因為每個人的滿意程度都有不同的標準,因此問出來的滿意程度其實並不能讓我們真的知道大家有多滿意。
而已效度來說,如果我們是問「有多滿意」,那麼因為每個人的滿意程度都有不同的標準,因此問出來的滿意程度其實並不能讓我們真的知道大家有多滿意。
真是對不起竹女的同學,這篇報告引起動機效果超好的啊。
(這時學生一定哀鴻遍野,所以要趕快止血~~)
為什麼我們要用這個主題呢?
第一,胖瘦是大家最熟悉的,可以專注在測量上(當然不是這樣啊哈哈)
第二,我希望大家知道胖瘦不是只有量體重。跟健康有關的指標還有很多,很希望大家以後能用到。
第三,如果不想用自己的話,可以用老師來測量啦!
我沒有把要做的事情鉅細靡遺地講完,而是印成一人一份。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規劃的步驟去看要做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