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兩個探究班級,其中一個班級有視障生。
這讓我有機會發現我們課程的設計面向太單一,尤其是第一週的課程,我們所安排的「觀察」題材,本身就局限在大多是用視覺,在本質上就沒有符合希望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觀察」現象。
我直到第一週上課才跟他碰面,所以在第一週上課前我只知道他失明的原因以及程度,並不了解他的個性與學習狀況。(只有email信箱中一封簡單的描述)
我們第一週的課程有一個活動是觀察螢幕上的兩張很像的圖片,找出有哪些不同。
另一個是看螢幕上的蠟燭燃燒影片,然後寫下觀察到哪些現象,同時訓練觀察與紀錄。
蠟燭燃燒影片很簡單,是直接給學生操作就好。
其實原先用影片本來就是替代實際操作,希望縮短時間。也本來就規劃視學生情況進行實作。
(當然如何讓視障生可以操作,又是另一回事,)
倒是第一個活動「觀察螢幕上的兩張很像的圖片,找出有哪些不同」比較麻煩。
因為原先的設定就是希望快速過場到蠟燭的活動。
如果要維持快速過場,我可以請視障學生稍等五分鐘,聽大家的發言,但是視障生勢必被晾在那邊。
但對視障生來說,感覺應該很差(雖然他可能習慣了),而且也給其他學生一個錯誤的對待標準,好像視障生配合非視障生是應該的。
另外,視障生可以做的觀察正是我可以用來拓展非視障學生的「視野」的。
所以我決定要換另外的題材來做觀察的起點。
這個題材必須是
- 視障生也可以觀察到很多事情
- 很多事情是視障生才容易發現的
(但是在操作上,必須避免突顯「視障生是因為看不到,所以會運用其他感官。」)
另外就是在實作蠟燭燃燒的實驗時,要確保同組同學知道如何讓視障生也能貢獻觀察的結果
(在操作上,必須避免突顯「協助」視障生參與的角度)
但在執行實作與討論的學習活動中,除了老師、教材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元素是視障生與班上同學的互動,這個部分就真的是我在現場才能設想的。
主要原因有二。第一,這是新的班級,在第一次上課時,也不過就是他們彼此見面的第21個小時,學生之間應該也還不熟悉。第二,在第一次上課前,我真的沒有機會去找導師或輔導老師討論。
我直接請導師轉達請要到科學館二樓生物教室上課,所以我只有在二樓等學生,沒有下去接學生,只有特別留意視障生出現在我的教室門口到進來的過程。
我發現走在最前面的是視障生,而全班同學是跟在他後面的。
同學們很擔心他,尤其是用手杖探索環境、決定往哪邊走的部分。但沒有人出手或出聲跟他描述環境。(眼睛看著視障生,但嘴巴在各自聊天)
顯然沒有人教班上同學如何協助視障生,另一個原因應該是也怕讓視障生覺得不舒服。
所以我決定在處理互動時,要讓所有學生(視障與非視障)知道如何跟使用不同感官的人相處。
以下是課程紀錄
=====================
一開始當然是說明防疫方面的措施,以及登入線上教室。
像去年很熱門的要不要普篩取代居家檢疫,也是所有人都會面臨到的抉擇。如果你是要整理這份資料的人,你也要有基本的自然探究能力
你想打疫苗但父母不同意,怎麼辦?你父母希望你打疫苗,但你不想,誰想得比較有道理?
再進行觀察的活動前,今年多了一個活動。
因為往年在這堂課時,學生都已經經過三周的暑期輔導課,彼此都熟悉,只差不認識我。所以之前只要讓大家認識我就好,我也不會花太多時間在認識他們(在課程進行中,我就會認識每一個人)
今年準備了很多不同花色的A6紙卡,讓學生寫下自己的名字,跟一件可以幫助我認識他們的事情。然後放在名牌套中,掛在身上或放在桌上。
雖然看起來好像是暖身活動,但對我的教室互動是很重要的。主要是讓學生信任我,也用比較柔軟的心情準備接下來的學習。而且我可以在第一節課就直接叫學生的名字,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我的紙卡放在中間的大桌子上,所有學生都一湧而上選紙卡。
想當然,視障學生坐在位置上沒動。我走過去,請協作老師在旁邊一起聽我的處理。
我剛坐下來,學生就說「老師,你安排的這個活動我沒辦法做」
我說,你當然可以做。我描述紙卡的花色給你聽,你告訴我要哪一款。然後你跟XX老師說你想寫什麼在紙卡上,寫多大。
(學生是後來才失明,所以可以從經驗中大致了解我描述的花色)
他選擇紙卡後,我要讓他知道紙卡的大小,以及我自己的字體大小。所以我要抓他的手放在紙卡上。我先告訴她我想用他的手來知道大小,然後問他是否可以碰他的手。
這個過程是示範給同組同學及老師看的。
然後就把他交給協作老師,一起討論要寫什麼。我就去發筆記本惹。
==============
等大家都差不多寫完名牌時,距離下課大約有十分鐘。
開始觀察的活動
「請大家摸摸抽屜,有一片葉子,請大家跟你旁邊的同學兩兩一組,交換葉子,觀察看看兩片葉子有哪些不同。寫在老師現在發下去的紙片中,我們下一節課來分享大家的觀察~~」
他終於願意大聲吼出來答案了。
我們接下來就來練習的除了觀察,還有「對未來的研究有幫助的紀錄」
後面跟他約好下課留下來五分鐘討論後,我就放他們去操作了。
=====================
下課後跟視障生談他自己的責任。
我跟他說明我沒有要改他的評量方式與標準,因為小組報告是做海報與上台,兩個他都可以參與及執行。紙筆測驗可以報讀也可以放大,科學筆記本可以用語音。自評的部分更是沒影響。
但是他要體諒老師與同學並不明白「沒有視覺」的種種需求,所以他必須要負起維護自己學習權利的部分責任,在任何時候發現老師或同學不理解你的需求時,要大聲且即時的讓旁人知道。
不要讓老師與同學因為不知道,而好像不幫助你。會有點陷人於不義的感覺。
另外,你要自己思考可以如何幫助別人學習,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從別人身上學到很多,應該要有對等的付出。
我觀察他的反應,應該是第一次有老師完全沒有「同情」的態度。但我有發現他面對我的身體語言,從呈現凹下去的狀態光是聽,變成可以坐直、挺起來跟我說話了。
我問他下次要不要早點來,我帶他熟悉教室與科學館的配置,因為我不希望他的活動被侷限在小小的位置上。他也很開心的說好。
有一個同學在我們一開始討論時說要留下來陪他,結果視障生一直說不用,我想應該是因為怕麻煩別人。到後來視障生也很大方地接受同學要幫他導覽科學館下樓的路線。
我超開心的欸,希望可幫助他們班上的互動。
後記(其實是在上課前的想法)
======================
收到的特教檔案中,有關"期待教師調整"列出的是:
1.評量標準調整(以上課態度為主)
2.作業減量
3.另繳心得報告代替紙筆/體能測驗
======================
其實我不知道這個的邏輯是什麼?
是視障又不是學障,只要他能充分得到學習的支援及資源,評量標準應該是一致的。
要調整的是評量方式而非評量標準,才是尊重學生的人格與人權。
紙筆測驗的內容可以報讀,作答可以錄音,為什麼要用心得報告取代?有品質的心得報告比較簡單嗎?還是我們連內容都是只要有交就好?
爲什麼都是調整評量的部分,而不是告訴老師期待如何幫助學生有更好的學習?
要調整的不是障礙生的學習內容而是老師的活動安排,讓只是肢體障礙的學生有一樣的學習(並且能讓其他學生有更多的學習)(而且不讓其他人覺得老師特別照顧誰),才是維護學生的學習權。
(事實上,能給肢障生的學習活動才更好的。)
(所以不是調整老師的課程規劃去配合肢障生,而是挑戰老師找到更好的課程設計)
視障的學生可不可以在一般班級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操作活動及學習?當然可以,也是學生的權利。
如果是自己的小孩失去視力,我們會認為他失去平等的學習機會也是應該嗎?
班上同學必須要發現是自己不知道如何從對方身上學習。
學生也要知道自己必須要讓別人知道如何協助自己(才能讓對方學習)
========================
有些老師一聽到視障生在一個以語文成績做標準的班級,脫口而出的都是驚呼
「怎麼讓這樣的學生在這個班呢???」
如果多做一些解讀的話,這還滿令人難過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